厦门吉他论坛日月潭→日月谈→日月弹(聊天版 Chatting) → 为所当为
查看完整版本:为所当为
2010-3-6 12:28:52

什么叫“为所当为”呢?简单讲就是认真地做你该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这些都是你该去做的事情。仔细想想QP****的区别就在于忘记了“为所当为”,忘记自己该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等等,而是把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全都放在了内心中的一个念头、一个情绪中,所以所以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就形成了一直恶性的、喜欢固着念头以及情绪的习惯中,因此Q就这样产生了。我们要怎样才能消除Q呢?不言而喻,从现在开始,你就得“为所当为”,既立即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这些你应该去做的事情,并努力把它们做好,同时根本就不用去再去理会自己的些症状,那么久而久之,就会改变那种恶性的、喜欢固着念头以及情绪的习惯,所有的Q状也就会在你“为所当为”中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完美是把双刃剑,QP的人格特征中有一条就是完美主义。他们除了对外在的事物要求尽善尽美外,在内心的深处也总是认为自己的完美的,是优秀的人。当然认为自己优秀并没有错,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评价,会增加一个人的自信;而追求外在事物的完美其实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可以说如果人们没有追求完美的愿望,社会也就不会进步了。可是既然追求完美是有好处的,那为什么一些追求完美的人们最终却得了Q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完美把双刃剑,适当的完美是可以促进一个人发展,而过度的完美,既过度到偏执和狂妄的完美只能阻止一个人的发展,很不幸的是,Q等神经症的H身上往往都有过度完美的倾向。

 

    改掉完美主义的人格特征,其方法就是客观的看待问题,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和人,我们只能接近完美,而不能做到完美。同时不要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允许自己有缺点,因为任何人都有缺点,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学会善待自己、宽容自己和接纳自己。也只有善待、宽容和接纳自己后,内心才会从冲突中平静下来,这样才可能走出Q。都是优秀的人,也只有优秀的人才可能,他们与其他那些优秀而健康的人的区别就在于QH是发挥出了起优秀的短处,而优秀而健康的人却是发挥出了优秀的长处。这真是金玉良言啊,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不做完美主义者,QP常常有完美主义性格,治疗者应让他们认识到处事太完美的心态是不正确的。因此,建议H对工作、学习、生活应采取乐观态度,对人对事不必过分认真,提高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

 

  听其自然法,任何事情听其自然,该咋办就咋办,做完就不再想它,不再评价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Q状会慢慢消除。

 

  宣泄疗法把内心的痛苦情绪尽情地发泄出来,如自己曾在某个情景或某个时候受到的心理创伤、不幸遭遇和长期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等等。说出自己的恐惧,也就降低了恐惧;说出自己的紧张,也就缓解了紧张。

 

  转移注意力当出现Q状时,要想办法转移注意力。例如,一到出门时就检查门锁,那么就把时间安排得紧一点,如果平时上班需在路上花30分钟,那么就留20分钟赶路,因为时间紧,出门前先用心看看门锁,出门后注意力都在赶时间上,也就来不及再反复检查门锁了。 

    QP可以好好地想一想,你自己是不是一天到晚把90%甚至更多的时间都花在想那些无聊而没有答案的问题上,而对吃饭、学习、工作、玩耍等等这些事情是一点都心不在焉呢?而一个人为什么没有QP呢?因为他最多花50%的时间在想,还有50%的时间在做事情,当然甚至是60%、70%、80%、90%都是在做事情的,并且对所做的事情都充分投入进去。所以,可以说QP和健康人之间刚好是两个反方向,一个是多想少做,一个少想多做。因此其实要想治疗好Q也并不难,只要你像健康人一样少想多做就行了。

◆不仅用脑筋去理解,而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行动去理解。只是思考什么也不会产生,要行动,要不断做出成绩,要通过亲身体验去理解。 

◆ 要不断干点什么正如先生所说的“要不断干点什么”这句话,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在一天的24小时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某种什么精神劳动,或注意些什么,或为了什么目的而必须让手足不断地活动。这是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这种精神,无论遇到怎样突发的事变,都可以间不容发地立即转换并指向新的事物。 

◆ 去掉预先的考虑过去我在工作的空隙,总好不断考虑关于“怎样考虑引导自己才好”的问题,然而,即使规定了某种行动方针,虽然放心了,却丝毫没有成为实际行动的规范。如果有时候没有提出什么所谓既定的方针,便越发不断地陷入了迷惑。今天,已经不再那样考虑,只是凭借朴素的欲望去干点什么而已。 

◆ “只要能去就行,不需要什么勇气”。 

◆ 不要进行不必要的交际所谓“广泛交际”实际上是一种虚张声势外强中干的虚伪精神而不是什么在交际方面的学习。人们的行动必须是根据生活需要或者是受个人欲望驱使的结果。不要去进行那些不必要的交际。自己要经常注意,切莫丢失自己原来那谨慎的态度。一切活动必须经常出自本意才行,这就是去掉虚伪,回归真人的自然状态。 

    ◆ 外表自然,内心健康 意思是说象健康人一样地生活就能健康起来。神经质者总是希望先消除症状、改善情绪,然后再恢复到健康的生活,这样做永远不能有健康人的生活。对情绪不予理睬,首先要象健康人一样去行动,这样,情绪自然就变成健康的情绪。

2010-3-6 12:29:35

为所欲为 ( wéi suǒ yù wéi )
解释 为:做。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含贬义。

出 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他们满以为有了如此强大精良的武器,就可以在别人的国土上横行霸道、~。(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近义词: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反义词:安分守己;

 

该咋办就咋办,做完就不再想它,不再评价它。 


“要不断干点什么”
“只要能去就行,不需要什么勇气”。 

2010-3-8 12:48:23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意思是:顺应世间万物,做应该做的事! 什么叫“为所当为”呢?简单讲就是认真地做你该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这些都是你该去做的事情。对工作、学习、生活应采取乐观态度,对人对事不必过分认真,提高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

 

    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也就是说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讨苦吃。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内在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本身就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自然规律。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规律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在你考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自然的消失,我想这个应该是很多人都有的体会,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与它对抗,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让你整个考试都处于强烈的焦虑不安中。

 

  除了情绪规律之外,我们人本身还有一个自然的规律,就是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是必然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它称作杂念或着说是思绪,而这些东西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规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越去注意它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倘若这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我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下,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头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呢?答案当然是后者,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因为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八个字是连成一体,不能分开的。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接受哪些杂念或情绪出现而不管了的同时,还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等,做自己该去做的事情去。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Powered by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