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吉他论坛日月潭→日月谈→日月弹(聊天版 Chatting) → 自我中心主义
查看完整版本:自我中心主义
2010-3-14 18:44:11

自我中心主义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8061880)提出的概念。指婴儿在判断和行为中有受自己的需要与感情的强烈影响的倾向。婴儿很难离开主观感情去客观地判断与理解事物、情境、同人的关系等,他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来推理和不注意对人的意图而回答问题。皮亚杰把婴儿这种来发展的思维特征叫做自我中心主义。他还认为,婴儿出生后,在十八个月的时候,就发生一种普遍的“脱离自我中心”的过程。这时儿童的身体、动作就必须参照其他一切事物,以形成对它们客观关系的了解。根据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行为和观点上这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或称自我主义)。自我中心主义在对自己的观点方面和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还有唯我论有相似的地方,可视为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方式。自我中心主义以自己为中心解释世界和处理事情。其基本原则为“自我中心”。

 

一、自我中心主义的形而上学观点

  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自我中心主义提出“我”为世界中心及起源。认为“我”所能感觉到的世界,就由“我”的存在而开始存在。因此自我中心主义在形上学中的观点基本上跟唯心主义一样,认为世界只是我们的感觉,物质存在以意识为基础。但分别在于,唯心主义注重的是真实和理念的分别,自我中心主义注重“我”。因为世界对于“我”来说只建基于“我”的感觉,因此世界的中心是“我”,世界亦可以被“我”改变,只要“我”改变自己的感觉。所以一切除了“我”的本性和潜意识外,都可以被“我”改变。

  以自我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定义论由此引伸发展开去。

 

二、自我中心主义的知识论观点

  自我中心主义否认知识的真实性,认为“我”才是根本和权威。感觉是思想赋予肉体对世界的联系,而知识就是从感觉获得。也就是说,思想在知识产生的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自我中心主义没有定义感觉的真实性,但主要以泛虚假主义的判断原则为答案。即是“可能是假的,就不可能是真”,于是对感觉持怀疑态度。知识,感觉都是“我”的思想创造出来的,因此知识的基本是“我”,这个观点跟唯我论相同。自我中心主义对知识的定义以“我思故我在”终结。

 

三、自我中心主义的伦理学观点

  根据自我中心主义的基本原则,“自我中心”,在伦理学方面与个人主义相似,与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更接近。但更重要的区别在于,自我中心主义代表激进的自私思想。在一切除了自己都被视为虚假的情况下,“我”只受“我”的思想支配,因此道德在此只是“我”的本性对“我”的思想的约束,而这一切都是可变的。简单来说,自我中心主义主张完全自由,随心所欲,没有伦理约束,一切决定根据“我”的意愿。

 

四、自我中心主义的程度分别

  由于“我”有不同层面的定义,因此自我中心主义亦有不同的定义。

 

1.主观自我中心主义

  这里的中心是“我”的思想。 这种自我中心主义认同我思故我在的观点,是典型和较平缓的自我中心主义。

 

2.客观自我中心主义

这里的中心仍是“我”,但不是“我”的思想,更注重“真实”的我。客观自我中心主义否定通用定义的“我”,认为“我”亦是虚假的。(也就是认为一切都是虚假的,除了相对的“真实”之外。)认为“我”的思想背后还有一个相对“真实”的我,然而这种所谓真实是抽象的概念,未必实质存在。 客观自我中心主义比主观自我中心主义的分别是,前者更接近定义论,而两者最重要的分别除了对“我”的定义之外,还有对“我思故我在”的态度。客观自我中心主义否定“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的矛盾在于,两个“我”是否同一个“我”呢?客观自我中心主义认为,思想的“我”存在,不代表存在的“我”存在。所以句子应改写为,“我思故这个思想的我存在。”,或者“我思故我的思想存在。”

 

 

 

人际交往常见障碍—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人的一种个性特征,在交往中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自我中心者为人处世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考虑别人的兴趣或利益,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似乎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就是他人的认识和态度,盲目地坚持自己的意见。

 

一、自我中心的表现

 

1、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

由于这种人时时事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顾别人,有事则登三宝殿,而不求于人时,则对人没有丝毫热情,似乎人人都是为他服务。实际上,人类的交往是互惠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对于这种自我中心的人,任何人都不愿以大的代价去获得小的收益。

 

2、固执己见、唯我独尊

这种人在人群中总是以自己的态度作为别人态度的“向导”,别人都应该与自己一样的态度,而且这种人在明知别人正确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态度,因而难以从态度、价值观的层次上与别人进行交往,整个交往的水平很低。

 

3、自尊心过强、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

这种人有很强的自尊心、事无巨细、不愿损伤自己的自尊、强烈地维护着自己,因此他们不希望或不愿意别人在自己之上,对别人的成绩、成功非常地妒忌,对别人的失败幸灾乐祸,不向别人提供任何有益的信息。

 

二、自我中心的成因

 

作为一个人个性特征的自我中心,显然它的产生是在身心发展过程中随着个性的发展而形成的,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畸形产物。

 

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以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其前提的,从知道我与外界的区别,到自我评价,再到自我理想。这其中,个体进入青春期而引起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是自我意识发展突变的里程碑。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一些人死守自己的一切自尊,将自己困在狭窄的自我圈子里,竭力为自己建立一个完美的形象却又无力“独立作战”,而强烈的自尊使得他们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援助之手,自以为是,将自己当作成熟的大人,由此而在人际交往中处处表现为自我中心。

 

一个没有什么人缘的同学。她的种种过激行为虽然满足了她自己的需要却让其他同学的自尊心大受伤害,这就是她处处碰壁的真正原因。人际交往都讲求互惠的原则,你希望别人对你好,那么你也应该有相应的付出。如果在交往中为了满足自己的,处处维护自己的自尊,与其他人造成对立,最终只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处于自我封闭和自我隔绝的状态。

 

三、自我中心的克服

 

1、正视社会现实

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欲望与需求,也都有其权利与义务,这就难免会出现矛盾,不可能人人如愿。这就要求人人正视客观现实,学会礼尚往来,在必要时做出点让步。当然应该承认自我的权利与欲望的满足,但也不能只顾自己,忽视他人的存在。如果人人心目中都只有自我,那么,事实上人人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2、理解他人、学会尊重

 

从自我的圈子中跳出来,多设身处地的替其他人想想。以求理解他人。并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这样才可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可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

 

 

3、加强自我修养

 

充分认识到自我中心意识的不现实性与不合理性及危害性。学会控制自我的欲望与言行。把自我利益的满足置身于合情合理、不损害他人的可行的基础之上。做到把关心分点给他人,把公心留点给自己。

 

2010-3-14 18:48:55

往往可以发现,这些来访者从小就有一些适应不良的表现,在社交上有一些潜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并没有随着年龄的长大而自然解决,而总是一遍遍重复旧有的模式,令来访者十分痛苦。这是怎么回事呢?

 

1、挫折经历

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解答这个问题,比如,人口腔里有了溃疡,总会用舌头一遍遍舔它,即使又疼一遍也还是总这样做,为什么?是为了想要修复它。人的成长历程也是一样。有社交问题的来访者之所以一遍遍重复旧有的模式,也是因为他们在想:“再这样做一遍可能就会成功吧!”可是再这样做一遍往往还是失败。要走出过去重复的泥潭,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对自己的生活模式逐渐有一个比较清晰的领悟,这样才可以使伤疤最终愈合。

 

 

2、压抑

有一个比喻,说人的心理好像一座冰山,露在上面的只是一小部分,在水面以下的才是****的部分。人把一些自己不愿接受的东西压抑到潜意识里,就好像冰山在水面以下的部分一样。那么,压抑的是什么呢?压抑的是一些自己不愿面对,甚至根本意识不到的东西。这些东西被压抑到水面以下,在暗中对人的心理起着不可小看的作用,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潜意识。认识这些潜意识,它也就不会再以症状的形式来表现。对社交恐怖的来访者来说,了解自己的各个方面,使潜意识的东西浮上意识,社交恐怖也就相应的好转。

 

3、家庭的影响

家庭对致病有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结构、兄弟姐妹情况,都对社交恐怖的发生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在家里总是受到批评、得不到爱的孩子,长大了容易不信任别人,发生社交问题。还有很多情况也会对社交问题的产生有影响。还有一种情况。来访者表面上是社会适应良好的,但缺乏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只能与人在表面层次交往,这是一种隐性的不能融入社会的表现。这种人虽然可能不是社交恐怖,但在社交上也会有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也与他所生长的家庭有关。

 

4、错误的认知

 

5、改变个性入手

2010-3-15 15:21:26

多数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不知不觉之中。利弊皆有,过度出问题了!

Powered by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