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吉他论坛日月潭→日月谈→日月弹(聊天版 Chatting)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查看完整版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010-4-16 9:52:4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讲究无为心态。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 这句话使用的是互文的写法,也就是不以“物或己”而“喜或悲”,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等于无欲无求,就是禅宗说的“随缘”,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过后的释然。生活的乐趣不是别人告诉你的,是自己给自己的。

大悲大喜过后往往是平静,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明白的,随遇而安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句话的外在意思是不因外物(财物、外物)的丰富、富有而骄傲和狂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内在涵义是指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不因外界的好事而兴高采烈 也不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头丧气 坚持自己的原则 不受外界的影响

不以物喜:‘物’是指结果,指的是你现在已经得到的东西,可能是金钱、房车,可能是职位、权力,也就是名和利。这个世界越来越是结果为导向的社会,个人的成就越来越与客观得到的名和利直接挂钩,而非主观自我欣赏之类。你对社会的贡献价值会直接与你得到的名利挂钩,当然不排除你运气很好。这些‘物’往往是现在的你的财富、你的成就,是对你过去的价值承认。所以现在我们就比较的容易理解‘不以物喜’这句话了。得到的已经得到了,人的满足感、成就感基本来自于刚刚获得的财富增加,名利增加,也就是增量部分才能给你实在的好感受;若是没有了增量,那么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会日渐减少。所以有句话就叫做‘时过境迁’,指的就是随着时间的走动,心境就会随之变迁。所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现在的财富和名利是对你过去价值的承认,也是未来的起点。人需要始终保持一颗迎接未来的心。我真的遇到过一些很聪明的人,他们在获得了成功之后,在个人的心态上发生了变化,潜意识地就把自己当成了:‘物,还潜意识地要求周围的人都得把他当成:‘物。我想他是走向了歧途和坟墓,就像古龙笔下的百晓生在拼出了兵器普中的第一后,那个第一就从此固步自封,在武林中只有了虚名。所以很重要一点,人只要活着在任何时候都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不管你觉得自己是多么厉害的技术大拿也好,销售冠军也好,管理奇芭也好,战略高手也好,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最重要的。路还很长,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还在我们的前头。如果我们只会欣赏现在的‘物’,那么我们就可能失去了更美好的未来。

不以己悲:人只要活着在任何时候都别把自己不当回事,也就是妄自菲薄,被所谓的权威、所谓的成功者、所谓的领导者所蒙蔽你的双眼,无谓地判定自己的弱小和无能。每个人在看到自己弱点或是失败的时候往往会很沮丧,甚至带着消极的情绪,这样就完全限制了自己的潜力和发展机会,完全埋没了自己,这样是不值得的。每个人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坚强的发展系统,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中不断努力、不断挑战未来的可能性,公司的发展同样也是如此。我们的神五、神六,神七已经上天,在将来我们就会有自己的太空站。我们都有机会去实现别人认为的不可能。做人千万不要看不起自己。对于每个人来说对待自己的未来都需要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那就很好了。

2010-4-16 9:57:37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风云变幻,自云淡风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说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凡事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

做人要先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从容不迫地做一个成功人。

“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这句话也就是教我们,平常用功的方法。“日用云为”就是日常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眠。就在日常生活当中,长期不断觉照,就是使觉照的功夫不要间断。为什么呢?觉照的功夫一间断,无明就起来,烦恼就现前。我们觉照的功夫提起来的时候,无明没有了,烦恼也没有了。烦恼好像霜露一样,觉照就像太阳一样;太阳一出来,霜露就溶化了,烟消云散了。可见得这觉照的功夫,对我们是非常的重要。

“常起觉照”,重要是在‘常’字;偶尔的觉照我们也有,就是不能保持‘常’这个字。其实觉照的功夫,在我们现在的人来讲,有五分钟、十分钟,就很不容易了。我们自己想想,在一天当中,有没有五分钟、十分钟的觉照?恐怕从早到晚,一刹那也没有。但我们听经的时候,也许会有一点,在认真听讲的时候,会有一点觉照的功夫。但是离开讲堂以后就又忘掉了,功夫又提不起来。如果不常常听经、看经的人,单单烧香拜佛,恐怕一生当中,难得有几次觉照现前。失去觉照的现象,就是“违理情想”。‘理’就是指前面的‘诚’与‘明’,‘真心不二’之理。也就是《楞严》所讲的‘相妄性真’之理;《般若经》里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违背这个理,一定是落到情识一端去了。情想起来了(‘情’就是分别执著),这时候就是‘识’作主了。理是‘性’,情是‘识’。换句话说,转本性成阿赖耶识,成为情想。转真如本性成阿赖耶识,就是‘转圣作狂’了。这是大大的颠倒。祖师在这里教导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觉照功夫,“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不要常有违理情想,连暂时有这个现象,也不可以。可体会得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的深意。‘念’就是违理情想,我们不要怕,怕的是没有觉照。只要有觉照,违理情想,立刻就烟消云散了;常住真心就立刻又恢复光明。

‘如此则庶乎。处暗室无亏。履平地若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这是尤注举几个例子,说我们心安理得。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提得起观照的功夫,虽处暗室不做亏心事;因为我们的心地永远是清净光明的。


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豫计。去不留恋

这几句话,对我们修行人作用太大了。我们为什么被境界转呢?所谓被别人牵著鼻子走,这是我们不会修。印光祖师在这里,才传授我们看家的本事,首先叫我们“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心要虚、要明,‘洞彻’两个字是形容虚明的。心里不能有一物,也就是不能有牵挂,不可以有执著。为什么不可以有呢?因为真心里本来没有。凡是心里有牵挂、有分别、有执著,都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里面没有这些。我们要觉悟,心里有牵挂,就要想到这错了;妄心在用事,就要认识这是妄心,不是自己的真心。


“如镜当台”,心好像明镜一样。


“随境映现”,随著外面的境界,古人所讲:‘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古时候的外国人,我们称作胡人,外国人走到镜子的前面,镜子就现一个外国人的影相。‘汉’是我们中国人,中国人在镜子面前,现的是中国人的影相。事实上镜子里,并没有汉跟胡,镜子里面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它可以随著境界而现象。虽随著境界现象。


“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它只是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并不能转变它。因为它永远如如不动、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心地里头,一物也没有,无牵无挂。如果说看到镜子的相,觉得这相不错,把它画上去,那就染上了,就为境界所转了。

我们现在很可怜,随著外面境界转;眼见色,为色所转;耳闻声,为音声所转。一点都作不了主。古人把这样的人比喻作老牛,牛被人用一根绳子穿在鼻子上,牵著走;叫它到东就到东,到西就到西。我们现在,鼻子就被五欲六尘牵著走,我们想想看可不可怜!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己的心作不了主宰,我们不知道,真心是不动的,是空寂的、湛然的、灵虚的。换句话说,我们自己不认识自己。襌家话头里面,有参‘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自己本人。我们不知道,没找到本人。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完全不知道在那里,迷失了。外面境界相与我们有没有干涉呢?没有干涉,正如同明镜现相一样。


“妍媸自彼”,‘妍’是美好,‘媸’是丑陋。镜子照的相,美也好、丑也好,与镜子何干呢?并不相干。所以我们自己的心就是一面镜子。神秀大师所讲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五祖也很赞叹。因为初学的人能够这样用功,也就不错了。我们自己要常常想,我们这个心像明镜一样,照虽然照,一尘不染。好、丑、香、臭是外面的境界,我之心如镜子实在不染,如如不动,我们初学能够这样用功就不错了。虽然这不是第一义,也算是第二义,与第一义就相差不远了。《楞严经》所谓的第二月,捏目所见的第二月,而不是水中的月影,所以把心比喻作明镜台,是第二月,也就相当难得了。所以要知道外面的境界,五欲六尘的境界确确实实与自己心性没有关系。这个道理要是明白了,“来不豫计,去不留恋”,这有多自在,多自由。来的时候没有欢喜心,也没有期望我要等待著他;去了心里也没有烦恼,不留恋。就像明镜照物一样,来的时候,明镜没有欢喜;去的时候,也没有烦恼。几时我们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能做到这样,我们在佛法里面,基础算是打好了,好像盖大楼,地基已经打好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如如不动,这是何等的重要。当然我们都想得到这样的功夫,可是话说回来,这个功夫真正的修学起来,又谈何容易。难与易,在于我们自己的诚心,如果我们诚心的去做,就不难;假如我们放纵的去做,那就难了。我们不认真,马马虎虎的做,很难有绩效。下文是祖师教给我们对治的方法:


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心里面稍稍动了妄想分别、贪嗔痴慢的念头;只要一动这个念,马上就要对治。这种念头一动,就是病,在这一动念时,立刻就下针砭,要治疗它是很容易办得到。必须要想法子对付它,剿除令尽。比喻说:


如与贼军对敌。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须斩将搴旗。剿灭余党。其制军之法。必须严以自治。


这个比喻很好懂,把烦恼比喻为‘贼’,这是佛经常用的比喻。六种根本烦恼,也称之为六贼。因为它能贼害我们的真心本性,把我们真如本性里的功德智慧,都障盖住,而不能现前,所以把它比喻为贼。也有的地方,把六尘比喻为贼。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若心执取,这些也能染污我们的真如本性。所以对待烦恼、对付五欲六尘,正如与贼军对敌一样。我们要是不能克服它,它就要战胜我们;换句话说,不是它投降,便是我投降。我们要能够战胜了,我们就是圣人,就是佛菩萨;要是败了,就是凡夫,还是在六道轮回,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所以对付五欲六尘,要像作战一样,不但不能叫它侵犯我们的本性,而且要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这功德才能算圆满,才能够成就。“其制军之法”,就是平素对自己的训练,自己训练成一套看家的本事,来对付五欲六尘,对付无明烦恼。至于对治的本事,祖师给我们提出几个原则,这几个原则,非常的重要。

这就是我们的明德。在佛法里面讲恢复了本性,禅家所说的明心见性。我们要知道,明心见性,孔夫子也做得到。为什么他能做到?功夫路子正确!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诚意,由诚意而正心,所以才能明心见性,而后发挥全体大用。大用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夫子所教诫的,就是菩萨道!后世人不如孔子,为什么不如?不懂得格物两个字怎么讲法。你看后来的大儒,将格物看作研究物质的道理,研究物理,变成现在的物质科学。完全用分别心、执著心、妄想心,去研究。观察外面的境界,物象,那怎么能见性呢?怎么能得到真智慧呢?换句话说,怎么能得到圣人的智慧?可见一个字错解了,根本一错,后面完全都错了。那么,格正物欲,古大德司马光就是这个说法。他是宋朝的宰相,也是学佛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大居士,他的讲法与佛法的讲法没有两样。

2010-4-16 10:19:37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据《古兰经》载,楼兰城西五里有山,山中有庙,庙南十五步有一岩,高九丈余。顶有一石,可放五彩奇光。月黑之夜,光柱直冲云宵,方圆十里皆可见之。世人皆奇之,以之为珍宝。遂纷纷前去山中,想据此宝石为已得。然岩徒壁滑,众人虽费九牛二虎之力亦不能攀也,攀至途中而跌死者,十有八九。余者皆不敢往,望岩而叹。庙中有童子不解众人所为,问其师曰:“世人何故聚之此?”  师答曰:以物喜耶。童子又问“何而不得乎?” 师笑而答曰:“以已悲欤!”童子问:“何以登之?”师答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也。”言毕其师飞而上岩。取石而碎之。

时至今日,人类也依然被“以物喜”之情所胁持,而步入迷途;被“以已悲”之心所左右,而无所建树。尤如岩下众人,望岩而叹,恨已身无双飞翼。 行为学认为:人的行动只有两种目的即寻找快乐和逃避痛苦。令人不人解的是烦恼、郁闷、忧愁、痛苦的呼声愈来愈浓,就像一道道无形的电波,无时无刻不在笼罩着我们,好不容易逃过了白天,它又顽强的闯入我们的梦里,直到我们心力憔悴。当我们已入风烛之年,独行于海边山间,夕阳的余辉将白发染成金黄时,方有所悟。回首走过的岁月,那一串串颠簸的足迹已无法修正,除了发出诸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类的感叹外,还能做此什么呢?

现在我们不妨暂且撇开窗外的喧嚣,放下心头的郁闷,抛掉世俗的烦恼,来细细的分析一下烦恼、郁闷、忧愁、痛苦从何而来。我们又应如何逃出这一道道无形电波的干扰,把心情调到快乐的频率上,从一首首美妙的乐曲中聆听时代心跳的声音?

你的烦恼、郁闷、忧愁、痛苦从何而来?我想答案中一定不会少了这样几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门子、路子、面子、票子、车子、房子、女子。进一步分析还有这样几字眼一直在阻碍着我们的进步:不可能、行不通、没法子、成问题、办不到、失败等。仔细分析这些词一部分可列为“以物喜”的范畴,一部分则属于“以已悲”的范畴。我们人生中的百分之九十的烦恼、郁闷、忧愁、痛苦都来自于这六个字。

那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激流永进的豪放情怀没有了,换来的却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的感叹;青梅煮酒共论天下英雄的壮志雄心消失了,取而代之是现代都市里灯红酒绿下以体温相互慰藉的悲凉。于是我们叹不能挟飞仙以遨游,怨不能抱明月而长终,哀生命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我们心中像是有一只轮子不停地转着,由乐而悲,由悲而喜,由喜而忧,没有起点,没有终点,也没有支点。令人惋惜的是,有人宁愿沉浸在这无边的轮回中,唱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也懒得听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一著名的心理学家曾说过:除了神经不正常的人,所有的人都将在烦忧与绝望中度过一生。因为这是上帝的安排,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们究竟思考什么,引来上帝的“笑”呢?我想思考的内容无非是一些追名逐利、勾心斗角之类的小事吧。有时我们自己都会为自己的无能而悲戚,为自己的无才而悲伤,为自己的无貌而悲痛。拿自己像货物一样与人比高低、长短、轻重,比过之后,还莫名其妙的“悲”上一翻。上帝哪能不笑呢?

当我们被失败、绝望所包围时,当我们被烦躁、郁闷压的我们无法喘息时,当我们面对金钱、美人的诱惑而无法取舍时,当我们看到岩顶那块光芒四射的宝石而拼命向上攀爬时,心中不妨默念一下这句至理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身体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以物为喜,以物为念最终必将成空。当一切灰飞烟灭时方才发现与你最亲的是影子。永恒不变的是精神和信念。

世上种种到头来都会成为过去。人生的精彩之处就在前途之不可测。在以往的社会中,身份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而如今社会则不同,昨天穷困潦倒,今天可能就腰缠万贯;昨天身卑位微,今日却能身居高位。所有的人都在为这个命运的变数而努力着,在努力中上上下下,起起落落。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豁达人生态度是我们唯一可以的和“命运变数”讨价还价筹码。有了她,面对花花绿绿上下起落的世界我们便不会茫然而不知所措。所不以 物喜,不以已悲是人生一大境界,她能让我们宠辱皆忘,处变不惊,潇潇洒洒,自自然然,即便心有悲苦,也能苦中作乐,悲中创喜。这样我们便能积极的人生态度来看待万事万物。  如何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而使我们的不虚度光阴成就一翻事业呢?


把握今天,忘记昨天,也不要痴想明天。明天是一个未知数,为什么要把今天的精力浪费在未知的事上?想着明天的种种,今天的时光也白白流逝了。企盼今早的太阳再次升起,太阳已经落山。走在今天的路上,能做明天的事吗?我能把明天的金币放进今天的钱袋里吗?明日瓜熟,今日能蒂落吗?明天的死亡能将今天的欢乐蒙上阴影吗?我能杞人忧天吗?不能,否则,明天和昨天一样被我埋葬。

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心境,我们方能看到了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枝头万木春的生机盎然;方能捕捉到生命过程中无数精彩而灵动的瞬间;方能把握住了变幻莫测的时代的脉搏。

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情怀,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听到自然界万物正用它们美妙声音唱着生命的赞歌。仔细听听,有一首定是为你而唱。

 

2010-4-16 10:20:15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说:“当别人用一年做成的事我用二年,当别人用五年做成的事我用十年,当别人用十年做成的事我用二十年,实在不行了我就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当他们离开这个人世的时候,我还愉快的活着”。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说的就是要有一个平常心。

生活的路总是有沟沟坎坎,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平常心待之,这个世界没有不平常的事。日出日落,花开花落,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又何必常戚戚?君子小人,英雄狗熊,圣人庸人,自古有之,又何必太在意?成功失败,功名利禄,生死不带,又何必常惦记?人生短短,春秋数载,酸甜苦辣,每每挂怀,岂不困哉?天地悠悠,于人不可囊括;于宇宙,不过苍海一粟罢了。所以,莫以物喜,莫以已悲,是最好的人生哲学。

我常常用于劝导朋友的话中有这样一句:“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说的是福祸相依的道理,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做人要有平常心。不管福祸、好坏都用平常心去对待,才能在任何情况下正确选择该选择的路,而不会因悲喜交加而酿成人生大错。范进中举的例子最是典型:因为屡试不中举,郁郁寡欢,但好歹人是正常;一朝中举,却搞的人也疯掉了。大悲大喜却不是人生悲剧最好的写照?历史上的英雄也好,伟人也好,都是平常人,只不过在正确的时间,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成就了英雄和伟人。我们不要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做好你手头在做的事,会让你的人生获益非浅。

道理虽然很明白,但却不容易做到。食五谷杂粮,必定会有七情六欲,有七情六欲,“物喜”“己悲”就变的再寻常不过了。于是乎,如何克制,就成了重点。要想做到平常心,我想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与人为善。善是根本,与人为善才能保持平常心,上善若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水,平静,包容,无所不在。“善”讲求的是不争、帮助、包容和牺牲,保持平常心就是要遇事不争,做自己该做的;遇到别人困难应该伸援助之手,助其脱离困境;要心胸开阔,包容一切,不管是好还是坏;要有牺牲,为了善的目标。真正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善因出善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常保持一颗平常心,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10-4-16 10:47:15

梁启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坚持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讲究无为心态。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句话的外在意思是不因为物(财物、外物)的丰富、富有而骄傲和狂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其涵义是指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平常心是种行动,而不是空洞的一种无所谓的心态。

大起大落的感情会使人失去理性,这时你能正确对待日后的生活才是最重要!事业的跌宕起伏也是在所难免的,一时的旺季不要得意洋洋,但在低估时,也不要一撅不起,这都是非常极端的!以平常之平常为方向,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方为上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真谛就在于此吧!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要修炼很多年!

平生修得随缘性 粗茶淡饭也知足!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人只有在忘却世间的诸多烦恼,沉浸到美好的回忆之中的时候,才能达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的快乐境界。

Powered by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