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吉他论坛厦门中小学吉他教育(Guitar Education) → 悲剧:为了不学钢琴割手腕
查看完整版本:悲剧:为了不学钢琴割手腕
2010-4-21 21:48:57

悲剧:一听学琴,她拿刀割手肉翻血流 

    目前一些家长逼着孩子学这学那,赔了票子又伤了孩子,制造出不少悲剧,何苦呢?

    近日,天津市二七二医院紧急收治了自残的小学四年级女生小红(化名),她因“没兴趣练习钢琴,无奈家长逼得太紧”,为了逃脱,而“一怒拿着小刀,对着手就割”,造成左手虎口处皮破肉翻,大量流血。此事经当地媒体披露后, 一个月来引起了市民广泛关注。

    自残悲剧几乎是月月有所耳闻

    小红的家长说,为了让小红在音乐方面有所发展,两口子半年前给她买了钢琴,并报名参加了一个学习班。因为没有学琴的基础,家长便每天督促小红多练习,但小红对练琴根本不感兴趣,一练琴就不耐烦。3月10日晚,家长发现小红练琴不认真,就批评她。经常被逼着练琴的小红这时终于爆发了,她毫不含糊,一气之下摔门进屋躺在床上不说话。不久,就发生了小红以刀自残的事情。

    遗憾的是,小红和她的家长并不是这类“学琴”悲剧的唯一主角。

    天津市岳阳道小学毕业班班主任王春燕说,小红自残的后果不是十分严重,没有酿成大悲剧,但为了逃脱练琴,她不惜以极端的行为予以抗争,令人警醒。

    王春燕说,自己任教10年来,“学琴”风越刮越甚,有的学校一个班竟有8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各种琴的专门学习。因为家长强迫孩子学习琴棋书画、练习某些专门的运动项目而导致的这类自残“悲剧”虽然没有发生在她所在的学校,却几乎是“月月有所耳闻”。

    至于因为课余时间里背着琴和绘画工具等四处奔波,赶场子“上课”等,而致使上课打盹、厌学、成绩下降、出现抵触学习心理等更是不少见。

    王春燕认为,家长以自己的意志,以“哄骗、威逼、利诱”等方式,去强迫孩子们学习他们不愿意学习或没有兴趣学习的课外科目,形成“灰色童年或郁闷童年”,像“学琴”这类的,目前在我国,尤其是各大城市比较普遍,已对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独自练习久了,没能陶冶情操,却患上“自闭症”

    教育专家、天津市一中德育处主任梁耀兴认为,类似“学琴”的教育涉及到钢琴、小提琴、绘画、游泳、网球等艺术、体育类科目方面。涉及的孩子年龄不等,从幼儿园的娃娃到初中生都有。如果把握不当,片面把这类专长教育提高到一个不恰当的位置,强迫或变相强迫孩子们投入大量精力去学习,则可能事与愿违,得不偿失,甚至走向反面,贻害甚多。

    梁耀兴介绍,要学成一个合格的钢琴手,至少需要2万5千个小时的琴上练习,儿童时期每天练习量应该在6小时以上。按照目前中小学生所必须完成的课业量来看,根本无法保证足够的练习时间。否则,必须牺牲其他时间,放弃正常文化学习、课业完成、正当娱乐,包括与家长、同龄人之间的必要交流等,放弃正常、快乐的童年与少年生活。

    梁耀兴说,很多家长并不想自家的“琴童”将来成为“大家”“大师”,只是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掌握一门技艺而已。就是这样,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也令人叹为观止。据测算,一个“琴童”一般每周跟正规老师练习3到4次,每次练习两小时左右。有琴的孩子在家里等师傅上门,没琴的孩子去外面上集体课,或者去老师家里练习,路上还要花些时间。老师还会留些作业,家长不会让孩子“闲着”,见缝插针地催促孩子练习。这样下来,平均每周的总用时也在12小时左右。

    梁耀兴说,“琴童”们多为独自练习,小小年龄“独处”的时间长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和程度就会减少,对孩子们扩大视野、接触社会、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就会明显削弱,日子久了还会造成“自闭症”,不合群,形成孤僻的性格。

    家长:赔了票子又伤了孩子

    就我国教育体制要求和社会公认的标准而言,一个学生,如果能够认真上课,准确、及时地完成学校作业,就至少算是合格了。可为什么会有一些家长要违背孩子意愿,盲目添加课外内容,强迫孩子们学习他们没有兴趣,也并非完全必要的“琴”类课程,把快乐的童年变成没有乐趣的“琴童”呢?

    天津教育专家居瑞麟认为,这是由于“社会大气候和家庭小气候”共同造成的。居瑞麟说,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日益富了起来,审美情趣和价值目标实现都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形成了教育领域里“琴棋书画,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于是,一方面,一些掌握了教育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瞄准这些社会需求,按“教育产业化”模式办班赚钱,主动出击,四处招生,不断扩大“琴童”队伍。

    另一方面,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起了更重要的主导作用。他们肯为“琴童”慷慨解囊,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认为孩子有某方面天赋,不开发出来怪可惜的;二是为孩子们的未来负责,或增强未来竞争力,或增添生活情趣,让孩子多掌握一些技能技艺;三是跟风、攀比、赶时髦、要面子,别人家的孩子学琴了,我们家的孩子不能落后;四是家长把自己幼时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五是个别家长有“强迫症”心理,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教育方法也欠妥当,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感受和能力、志趣,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居瑞麟说,儿童教育的本质是顺其天性,开发智力,提高领悟力,培养真善美情操和未来生存与生活能力,而不要生搬硬套地去让孩子们掌握一些自己尚未能完全理解的技能技艺。教育者有责任“顺其自然”,帮助孩子们在自由发展中营造“快乐童年、金色童年”,使他们在快乐学习中打下未来人生进步的阶梯。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快乐童年,但逼着孩子学这学那,目前一些家长的做法是赔了票子又伤了孩子,这是包办式、填鸭式教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居瑞麟说。他认为,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创造环境,贯彻让孩子自由快乐发展的理念,不仅可以避免“琴童自残”悲剧,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而且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全社会都应该重视起来。

2010-4-21 21:50:55

肖邦诞辰200周年与3600万中国琴童


今年是伟大的波兰音乐家弗雷得利克·肖邦(Frederic Chopin)诞辰二百周年,除波兰斥巨资举办“肖邦年”外,全世界各地都有各类活动纪念这位“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肖邦不仅是波兰的骄傲,他的艺术创作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宝贵财富。在钢琴艺术史上,没有哪位作曲家像他那样把钢琴最诗意的一面充分展现出来,家国情怀也使他将波兰民间音乐融化在他的所有钢琴创作中。肖邦的钢琴音乐既是波兰的,又是世界的。

肖邦出身在华沙一个中学教员家庭,母亲能歌善舞,弹得一手好钢琴,父亲则爱拉小提琴,他们家里经常举行室内乐晚会。童年的肖邦很早就显露出超凡的音乐天才,7岁那年创作出了他的第一首G小调波兰舞曲,8岁举行首场公开演奏会。

1830年,年仅20岁的肖邦刚从音乐学院毕业不久,便先后创作了他一生中仅有的两首钢琴协奏曲。相对来说,《E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第11号)艺术上更为完整成熟,这个时期年轻的肖邦正坠入情网,迷恋上了音乐学院的女学生、天才的歌唱家康斯坦丁·格拉德科夫斯卡亚,他把这种纯洁的柏拉图式情感都倾注在两首钢琴协奏曲中。肖邦的钢琴协奏曲既不像贝多芬那样充满戏剧性的冲突,也不是拉赫玛尼诺夫或柴可夫斯基那种波澜壮阔的交响诗,从本质上更接近莫扎特的协奏曲,具有室内型和技巧性。乐队只是在和声上给独奏的钢琴以衬托,副部主题明朗清新、婉约动人,生动的刻画了年轻的心灵在初坠情网时那种忐忑不安和满怀憧憬的情景。

同年11月,肖邦前往维也纳继续他的音乐生涯。抵达音乐之都仅仅一个星期,就传来反抗沙皇俄国统治的华沙起义的消息。惊喜的肖邦急切地想回到祖国参加战斗,但在朋友的彻夜劝说下暂时同意留在维也纳。但这场独立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波兰陷落的消息传到正在前往巴黎的肖邦那里,他怀着悲痛和愤懑的心情创作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作品第10号之十二)。这首音乐会练习曲悲壮激越,右手附点节奏的旋律慷慨壮烈,左手持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波澜起伏、激昂澎湃,充满了戏剧性的悲剧色彩。疾风暴雨式的织体伴随着悲愤不屈的旋律,充分体现了波兰人不怕牺牲、向往独立自由的壮怀激烈。近两百年来,它一直是音乐会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是技术性和艺术性高度完美结合的体现。在肖邦之前,练习曲只是纯粹为了训练各种演奏技巧的技术练习所用,是肖邦赋予钢琴练习曲以全新的艺术形象和情感。

肖邦主要的创作生涯是在他旅居巴黎的年代完成的。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文学家和画家。钢琴家李斯特、大提琴家弗兰康姆、作曲家门德尔松和舒曼等都对肖邦的天才十分激赏。门德尔松在给自己母亲的信中将肖邦与小提琴史上最伟大的天才演奏家帕格尼尼相比,舒曼则在乐评中写到:“诸位先生!脱帽致敬吧,在你们的面前是一位天才!”和大自己6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爱情,让肖邦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他代表性的奏鸣曲、波兰舞曲、幻想曲、叙事曲和谐谑曲都作于这个阶段,他还创作了许多最具波兰音乐特点的玛祖卡舞曲和最具肖邦特点的创作体裁之一——夜曲。

虽然约翰·菲尔德是夜曲体裁的始作俑者,但提到夜曲人们总是首先想到肖邦。肖邦在夜曲中最充分的展现出他旋律创作上的天赋。旋律性和歌唱性是夜曲最典型的风格特征,在歌唱性和旋律性中糅合了宣叙性和装饰性华彩的夜曲,则是肖邦旋律风格的典型代表。例如他作品中最广为人知的《降E大调夜曲》(作品第9号之二),就经常被后人改编成为独奏、合奏和室内乐等不同的器乐作品形式——它是肖邦夜曲中音乐情绪最明朗宁静的,不像大多数的夜曲那么伤感或哀怨,旋律虽有淡淡的悲凉,但总的气氛是静谧与沉思,温婉歌唱中的一丝哀伤,给人带来夜凉如水的无限遐思。

1836—1839年,肖邦还创作了包括24个大小调在内的一套钢琴前奏曲。这个创作在音乐史学家那里得到了很高评价,他们认为肖邦对前奏曲的贡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堪称“小品中的宇宙”,是“印象主义运动中的第一声春雷”。作品第28号之十五更由于它优美动听的旋律和独具特色的织体与音乐形象而广泛流传,在许多电影中被作为插曲。据说这是肖邦在迈奥卡尔岛的雨滴声中创作的,贯穿全曲的伴奏织体是中声部持续不断的同音反复,确实给人以雨打窗棂的意境,很好地烘托了右手旋律在感伤的氛围下深情而缠绵的倾诉。

肖邦最有特征的创作莫过于他的波兰舞曲与马祖卡舞曲了。这两种体裁都是从波兰民族舞曲演变发展而来,与波兰文化密切相关。李斯特说:“当你在听肖邦的某些波兰舞曲时,你好像看见果敢奋起反对人的命运中所遭遇的一切不平和反对蛮横的人们那种坚强有力的步伐。”他的波兰舞曲音乐形象鲜明简练,大胆热情,特别是在成熟时期创作的波兰舞曲具有交响乐式的音响效果,充满了悲剧性的色彩。在肖邦的一生中,波兰的民族音调深深铭刻在他的血液和全部的作品里,这在他创作的50首玛祖卡舞曲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证。他的马祖卡舞曲在马祖卡舞曲、库亚伟亚克舞曲和奥别列克舞曲这三种波兰民族舞曲的基础上脱胎而出,富于波兰民间气息同时又深深打上了肖邦创作的印记。肖邦的音乐创作最好地诠释了那句名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年少成名的肖邦不仅是传承波兰文化的无价瑰宝,他创造性的艺术成就也在不断为整个世界的听众所接受和传播。艺术无国界,但艺术家却时刻不忘自己羸弱的祖国。27岁时,他严辞拒绝了沙俄授予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头衔。舒曼在第一次听到肖邦的波兰舞曲时就在乐评中写到,“这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其原因除了同乔治·桑爱情的破裂,1840年代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几次挫折,使一直抱着热烈期望的肖邦受到沉重打击,陷入深深的失望和消沉情绪之中,他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1849年10月17日,39岁的肖邦英年早逝,临终时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肖邦短暂的一生贯穿着两个关键词:“钢琴”和“波兰”。他在前者上的天赐成就固然给后者带来了两百年不堕的骄傲与荣耀,却无法改变家国多灾多难并至今低人一头的命运。事实上这并不难理解,政治经济毕竟不是阳春白雪的艺术,一个国家的崛起依赖的不是个人英雄,而是国民大众的素质能力提升。

正走在崛起道路上的中国,对肖邦这个万里之外的名字也越来越熟悉。这得益于中国令世界震惊的3600万琴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开始培育精英后代,其规模之大世所未见,以至于美国报纸将中美两国琴童数量的61比例与美中军费开支的61做对比,得出“美国孩子越来越蠢,中国孩子越来越聪明,当心一代之后美国人的孩子只配为中国老板端咖啡”的警告。

然而我们中国人必须矫正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浮躁社会心理,重新定义让孩子学琴的目的,不要赋予浓重的功利色彩,更不要急迫地期盼他们成为肖邦。从当前来讲,填补国际级音乐家的中国空白固然可喜,但远远没有通过音乐开启下一代自由呼吸、体味感动的禀赋对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更现实、更重要。正如爱因斯坦说自己发现超越传统时空框架的相对论是因为喜爱音乐一样,如果3600万琴童能透过音乐学习,造就更开阔的思维,培育更健全的情感,才不枉中国父母将电视机和耐克鞋卖给美国,把工资存起来给孩子买钢琴的辛劳。毕竟在国际丛林中,弱小国家总是不得不凭借几个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人物或大企业获得某种尊重,而真正大国的取胜之道还在于万千民众素质堆积出的“综合国力”。

樊禾心教授,是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研室主任;徐秀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师。

2010-4-21 21:57:17

挥鞭的父亲:想打出另一个"朗朗"和"李云迪"
 

  永明文

  一年前,11岁的他考过了钢琴业余十级;一年后,他因长期抑郁患上了抽动症,先后砸坏了两架钢琴,并跑到法院央求法官"判父母离婚",否则他就"自杀"!且看一对琴童父母酿就的家庭悲剧--

  暴力下,呻吟着的"钢琴少年"!

  一个12岁的少年,应该拥有这样的童年--无忧无虑、快乐幸福,而他的童年,却是灰色的抑郁的更是窒息的……

  一个12岁的少年,和父母间应该拥有这样的亲子关系--彼此关爱,理解包容,而他却跑到法院,天真地央求法官"判父母离婚",否则他就"自杀"!

  今年7月的一天,哈尔滨市一家医院的心理门诊中,接待了一位年仅12岁的小男孩,他不停地挤眼睛、努嘴巴、耸肩膀,胳膊腿还控制不住地乱动!经确诊,男孩患上的是严重的抽动症,长期的心理抑郁所致。一个花季男孩的境遇令人叹息,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一年前,他刚刚考过了钢琴业余十级,更让人震惊的是,孩子那颗迷失的心灵,竟然和学钢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挥鞭的父亲:想打出另一个"朗朗"和"李云迪"!

  患上抽动症的童童(化名)如今不得不休学半年。他苦不堪言的父母,已经无暇为谁的教育过错再互相指责,更无暇顾及他们已到崩溃边缘的婚姻。此时,最为痛悔的则要数童童的父亲胡先生。

  45岁的胡先生曾是哈市某私企的一名普通职员,月薪1000多元,妻子林女士则是一家公司的行政主管,收入不菲。据了解,婚后的几年中,夫妻俩一直继续着"男主内、女主外"的家庭格局。胡先生很顾家,用他的话说,自己的事业一直不尽如人意,所以,自从儿子童童出生后,他便把培养儿子当成了一份事业来经营。

  童童6岁时,胡先生就花了一万多元钱给他买了一架钢琴,并花高价找到哈市知名的老师求教。

  之所以选择让儿子学琴,胡先生直言:一方面来自于他自己未能如愿的童年情结,他学过一年多的琴,后来父亲病逝后,他当钢琴家的梦也随之破碎;另一方面,他执著地认为,学琴的孩子绝对与众不同--手指接触的是琴键,眼睛看到的是琴谱,耳朵聆听的是作曲家创作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不管是练习曲还是乐曲,不管是外国作品还是中国作品,或深或浅都充满艺术感染力,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情感、意志起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更主要的是,他觉得自己有练琴的天赋,儿子也一定遗传了他的这一宝贵基因!

  妻子林女士只认同胡先生的第二条理论,所以她支持儿子学琴的目的只是让孩子有"一技之长"。林女士说,她没有想到丈夫胡先生在培养儿子学琴的过程中,方法越来越偏激,最终演变成了暴力--

  据了解,童童每次上课时,胡先生都会陪着一同学习,宁愿旷工挨领导骂扣奖金也在所不惜,回到家后,他就寸步不离地盯着儿子练琴,儿子厌烦了或弹错了,他就暴跳如雷,从最初的谩骂到用鞭子抽打,为此,他还专门找来一根硬塑料棍当"教鞭"。因一心陪儿子学琴,胡先生弹琴的水平不断提高,就连老师也钦佩不已,可他也在两年前最终失去了工作。

  胡先生并不是不心疼儿子,一次他酒后搂着儿子痛哭流涕:"儿子你别恨爸爸,爸爸这辈子没出息了,可你得争气,所以,爸打也要把你打成另一个'朗朗'和'李云迪'!"

  愤怒的妻子:和丈夫离婚让儿子"脱离苦海"

  林女士痛苦地回忆说,一天她下班回家,刚一打开单元门,就听见一个孩子撕心裂肺般的哭声,仔细一听,是儿子童童。走上了6楼,她看见9岁的儿子正站在门口大放悲声,原来,是儿子弹琴时不用心惹得丈夫大发脾气,儿子挨了打不说还被要赶出门,在门口被"罚站"。看着丈夫气急败坏的样子和儿子挨打时痛苦的神情,林女士说自己开始反对丈夫的行为,并由此与丈夫的意见发生了激烈的分歧。

  林女士多次郑重地向丈夫提出,不要再逼儿子学琴,儿子的功课都跟不上了,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孤僻了,可很难说服固执的胡先生。一次,胡先生到外县参加婚礼,回来发现儿子在妻子的"撑腰"下竟然连续两堂琴课没有上,回来后先是打了儿子,而后又和妻子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一个原本平静的家庭,从此风云乍起……

  胡先生现在承认,他当时做法有多么"冷酷和无情"。因为逼儿子练琴,他和妻子的感情渐渐产生了裂痕,自己的事业也一踏糊涂,而种种的"不如意",在当时又全都转嫁到了儿子身上,让他越发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做法"没有错",只是还不被妻子和儿子接受和理解。

  据了解,胡先生曾和妻子分床生活了半年之久。2007年,林女士第一次向胡先生提出了离婚。胡先生没有反对,只不过他说自己宁肯净身出户,也坚决要争得儿子的抚养权。这一条件,林女士无法接受,她觉得离婚后儿子一定要和她生活在一起,那样,儿子就能"脱离苦海",而她会给儿子一个健康和快乐的童年。

  在夫妻俩的僵持与冷战中,日子一天天熬了过去,惟一让胡先生感到欣慰的是,儿子童童的钢琴水平在他的"鞭策"下突飞猛进。儿子的每一次进级考试前,胡先生都如临大敌,逼着儿子苦练,而他在一旁拎着鞭子竖着耳朵用心地听……几年中,儿子每过一级,胡先生都感觉到他和儿子离成功的目标就近了一步!

  抗争的孩子:找法官劝父母离婚并患上抽动症

  去年,11岁的童童考过了钢琴业余十级,这在很多琴童和家长眼里是一件绝对"了不起"的事,可林女士包括胡先生都不得不承认,儿子成绩的取得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让夫妻俩没有想到的是,儿子在收到证书那天,脸上看不见丝毫的喜悦之情,当晚,当胡先生兴奋之余举杯小酌时,童童竟然趁他不备用锤子砸坏了十几根琴键。在随之而来的暴打中,童童没有哭,只是声嘶力竭地喊:"打死我也不学琴了!"

  林女士说,那晚她也再一次地被激怒了,她冲上前去和丈夫撕扯了起来……第二天,让她没有想到提,丈夫竟然取出了家里的存款又给儿子买了一架新的钢琴,并把儿子拽到了跟前说:"有能耐你接着砸,我就是卖了房子也接着买!"那一刻,林女士从儿子眼里看到的是绝望的神情。

  反抗,从无声到有形。

  今年5月的一天,童童突然溜进了法院的大门,在门口他被法警拦了下来。可他还是想硬往里闯。经过询问,法警才得知孩子来法院的初衷,不仅让人大吃一惊。"我是来找法官的,让他们判我妈和我爸离婚,我要跟我妈生活,不然,我也不想活了!"工作人员经过耐心的劝导才让小脸涨得能红的童童平静下来。当胡先生和妻子赶到法院时,他们也被儿子的"忤逆之举"惊呆了……

  而几天后,班主任老师突然发现童童出现了异常的举动--上课时他经常挤眼睛、努嘴巴、耸肩膀,胳膊腿还控制不住地乱动……经医生确诊,童童患上的是抽动症,病因虽与家族遗传有关,但家长逼迫孩子学琴,造成孩子精神上极大的压力和内心长时间的压抑,从而诱发了此病。据了解,童童的全面康复至少需要2年。确诊后,林女士为儿子办理了休学手续。而此时的胡先生才如梦初醒,悔不当初。而他和妻子的婚姻也彻底地崩盘,只不过,他们首先要做的是给儿子治病……

  毫无疑问,对于童童来说,弹钢琴,不是艺术的熏陶,而是苦难的梦魇,因为他所拥有的是一个被禁锢了的童年。

  时下,我们身边有一个蔚为大观的现象,有无数的孩子在家长关注的目光下"学艺",从钢琴、小提琴、绘画,到游泳、网球等艺术和体育类科目。一些业余学钢琴的孩子,除了考级还是考级。考级,似乎成了琴童和家长的终极目标。然而,孩子可爱的天性,常常在家长盲目追求考级的功利性教育中被抹杀。"强按牛头不喝水",粗暴干涉不仅可能带来反感和抗拒,甚至会严重阻碍孩子今后的发展。童童的悲剧是令人警醒、深思和后怕的……

2010-4-21 22:00:18

不愿学钢琴小学生自残,专家:教育要顺其自然,不要赔了票子又伤孩子

   专家指出教育要顺其自然 莫让“学琴”成为教育公害
  学生:“没兴趣练习钢琴,无奈家长逼得太紧”
  老师:“学琴”风越刮越甚,有的学校一个班竟有8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各种琴的专门学习
  教育专家:即使很多家长并不想孩子将来成为“大师”,就是这样,孩子学琴、练琴平均每周的总用时也在12小时左右
  “琴童”们多为独自练习,对孩子们扩大视野、接触社会、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不利,日子久了还会造成“自闭症”,不合群,形成孤僻的性格。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快乐童年,但逼着孩子学这学那,是包办式、填鸭式教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近日,天津市二七二医院紧急收治了自残的小学四年级女生小红(化名),她因“没兴趣练习钢琴,无奈家长逼得太紧”,为了逃脱,而“一怒拿着小刀,对着手就割”,造成左手虎口处皮破肉翻,大量流血。此事经当地媒体披露后,近来引起了广泛关注。
  课余时间学生赶场子“上课”
  小红的家长说,两口子半年前给她买了钢琴,并报名参加了一个学习班。因为没有学琴的基础,家长便每天督促小红多练习,但小红一练琴就不耐烦。3月10日晚,家长发现小红练琴不认真,就批评她。经常被逼着练琴的小红这时终于爆发了,她一气之下摔门进屋躺在床上不说话。不久,就发生了小红以刀自残的事情。
  遗憾的是,小红和她的家长并不是这类“学琴”悲剧的唯一主角。
  天津市岳阳道小学毕业班班主任王春燕说,小红自残的后果不是十分严重,没有酿成大悲剧,但为了逃脱练琴,她不惜以极端的行为予以抗争,令人警醒。
  王春燕说,自己任教10年来,“学琴”风越刮越甚,有的学校一个班竟有8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各种琴的专门学习。因为家长强迫孩子学习琴棋书画、练习某些专门的运动项目而导致的这类自残“悲剧”虽然没有发生在她所在的学校,却几乎是“月月有所耳闻”。至于因为课余时间里背着琴和绘画工具等四处奔波,赶场子“上课”等,而致使上课打盹、厌学、成绩下降、出现抵触学习心理等更是不少见。
  王春燕认为,家长以自己的意志,以“哄骗、威逼、利诱”等方式,去强迫孩子们学习他们不愿意学习或没有兴趣学习的课外科目,形成“灰色童年或郁闷童年”,像“学琴”这类的,目前在我国,尤其是各大城市比较普遍,已对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儿童成“琴童”社会交往减少
  教育专家、天津市一中德育处主任梁耀兴认为,类似“学琴”的教育涉及到钢琴、小提琴、绘画、游泳、网球等艺术、体育类科目方面。如果把握不当,片面把这类专长教育提高到一个不恰当的位置,强迫或变相强迫孩子们投入大量精力去学习,则可能事与愿违,得不偿失,甚至走向反面,贻害甚多。
  梁耀兴介绍,要学成一个合格的钢琴手,至少需要2万5千个小时的琴上练习,儿童时期每天练习量应该在6小时以上。按照目前中小学生所必须完成的课业量来看,根本无法保证足够的练习时间。
  梁耀兴说,很多家长并不想自家的“琴童”将来成为“大家”“大师”,只是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掌握一门技艺而已。就是这样,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也令人叹为观止。据测算,一个“琴童”一般每周跟正规老师练习3到4次,每次练习两小时左右。有琴的孩子在家里等师傅上门,没琴的孩子去外面上集体课,或者去老师家里练习,路上还要花些时间。老师还会留些作业,家长不会让孩子“闲着”,见缝插针地催促孩子练习。这样下来,平均每周的总用时也在12小时左右。
  梁耀兴说,“琴童”们多为独自练习,小小年龄“独处”的时间长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和程度就会减少,对孩子们扩大视野、接触社会、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就会明显削弱,日子久了还会造成“自闭症”,不合群,形成孤僻的性格。
  扭曲的市场促成“学琴”现象
  天津教育专家居瑞麟认为,城乡居民日益富了起来,审美情趣和价值目标实现都出现了多样化趋势。于是,一方面,一些掌握了教育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瞄准这些社会需求,按“教育产业化”模式办班赚钱,主动出击,四处招生,不断扩大“琴童”队伍。
  另一方面,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起了更重要的主导作用。他们肯为“琴童”慷慨解囊,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认为孩子有某方面天赋,不开发出来怪可惜的;二是为孩子们的未来负责,或增强未来竞争力,或增添生活情趣,让孩子多掌握一些技能技艺;三是跟风、攀比、赶时髦、要面子;四是家长把自己幼时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五是个别家长有“强迫症”心理,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教育方法也欠妥当,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感受和能力、志趣,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不要赔了票子又伤孩子
  居瑞麟说,儿童教育的本质是顺其天性,开发智力,提高领悟力,培养真善美情操和未来生存与生活能力,而不要生搬硬套地去让孩子们掌握一些自己尚未能完全理解的技能技艺。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快乐童年,但逼着孩子学这学那,目前一些家长的做法是赔了票子又伤了孩子,这是包办式、填鸭式教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居瑞麟说。

 

2010-4-22 21:21:26
希望不要出现为了不学吉他而割腕的悲剧!
Powered by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