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吉他论坛音乐岛-鼓浪听涛(闲聊音乐 Musical Chatting) → 巴洛克音乐的复兴
查看完整版本:巴洛克音乐的复兴
2010-5-7 22:13:06

一八二九年三月十一日晚,一个温馨的春夜。德国歌唱会社有一场音乐会正在柏林举行。宏伟的剧院前人头攒动,一千余听众中有诗人海涅、哲学家黑格尔,以及普鲁士的皇室成员。门票虽然高达二十格罗士,但早就售罄。显然,这是一场引人注目的音乐会。这是门德尔松指挥演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

巴赫自一七五○年去世之后就一直默默无闻,他的作品几乎不再听到。当时二十岁的门德尔松慧眼独具,认识到巴赫的伟大,经过种种努力,终于安排这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在以后的几个星期里,一直是柏林音乐生活中的主要话题之一。确实,这场音乐会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用当时一位评论家的话说:“这场演出打开了长久封闭的殿堂的大门。”它标志着巴洛克音乐复兴的开始。

随着巴赫音乐的复活,巴洛克时代的其他作曲家也开始被发掘。他们的手稿被收集、整理。在欧洲的主要音乐都市,维也纳、巴黎等地,相继有巴洛克音乐会。巴洛克时代特有的乐器,像维奥尔琴、琉特琴、竖笛、羽管键琴等也重登舞台。与此同时,学术研究也成为巴洛克音乐复兴中与演奏并行的另一面。因为当演奏家的曲目仅限于接近当代的作品时,演奏家还可以忽视音乐历史学者和理论,但是当他们面对一个世纪前或更早的音乐时,他们不得不寻求专家的帮助。一时之间,巴洛克音乐的复兴初现端倪。巴赫和亨德尔成为其中的中心人物。

巴洛克音乐虽然重现光彩,但当时的主流音乐仍是十八世纪后期和十九世纪音乐,音乐会中巴洛克音乐的曲目常常被当作餐前小吃——引出听众欣赏主流音乐的胃口。巴洛克音乐的名声囿于音乐家和少数有幸去音乐会的听众。这种情形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了戏剧性的变化。战后经济的复苏带来各方面的繁荣,在音乐上大家对十九世纪音乐花哨的和声、繁复的配器、过分强调的感伤、文学故事的叙述,多少有点耳熟能详了。这时,巴洛克音乐清澈、纯净的美感与十九世纪音乐的雄壮、浑厚恰形成鲜明的对比,也符合大家刚刚卸下战争这副苦难的重担时的心理。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引起巴洛克音乐迅速膨胀的主要刺激,还是来自商业上诱因——LP(密纹唱片)的发明。

一九四八年美国戈德马克发明了密纹唱片,用LP录制音乐,声音质量有改进不说,至少大大省去在听一首乐曲时常常翻换唱片之苦。唱片商对录制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一九五○年维瓦尔第的《四季》第一次以LP发行。从未听过维瓦尔第的人一下子就被他音乐节奏的活力、旋律的热情所吸引,一种清新之感扑面而来,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个美好的新世界。一时爱好者趋之若鹜。他们开始探寻维瓦尔第的其他作品。唱片商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潜在的市场,而且是一个利润更好的市场。原因在哪里呢?他们发现制作一张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唱片比制作一张十九世纪协奏曲的唱片成本便宜得多。因为巴洛克音乐对乐队的要求与室内乐相差无几,而一个十九世纪的协奏曲要用一个全规模的乐队。以巴赫的勃来登堡协奏曲第一号为例,它用一个独奏小提琴、三个双簧管、一个巴松、二个圆号、弦乐器组(通常不超过十个),再加上担任通奏低音的羽管键琴,总人数不到二十个,而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要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小号各二个,圆号四个,定音鼓、弦乐组(人数有三、四十),总共得四、五十人。唱片成本中支付给音乐家的费用要占相当比例。这样,两者的成本差别是很明显的。在唱片商的推波助澜下,一时形成一股维瓦尔第热。与此同时,巴洛克音乐的美学特点也为更多人所认同,巴洛克音乐的复兴被大大向前推动。

维瓦尔第共写了四百多首协奏曲,他为他那个时代的几乎每一种乐器(巴松、大提琴、长笛、琉特琴、圆号、曼陀林、双簧管、短笛、竖笛、小号、维奥尔琴等)都写过协奏曲。数量如此之大,一下子听来似乎有雷同之感。有人开玩笑说,维瓦尔第不是写了四百首协奏曲,而是把一首协奏曲写了四百遍。但是维瓦尔第的乐曲活泼而富有生气的特点至今还是很有魅力。最近菲利普公司出了他的管弦乐作曲全集(现在当然是CD,不再是LP了)。

如果说维瓦尔第是五十年代巴洛克复兴中的英雄,那么六十年代中复兴的主要人物是泰勒曼。这是一个和巴赫同时代工作的作曲家,比巴赫多活了十七年,且在那个时代被认为是比巴赫伟大得多的作曲家。他光是管弦乐作品就有八百多首。音乐史上怕是罕有其匹。在五十年代他的作品并无多少被录制,到六十年代情形大为改观。他的各种体裁的作品,从受难曲、室内乐到三重奏鸣曲、协奏曲等几乎都录制了唱片。虽然他常常被认为只是一个二流作曲家,所作的只是浮光掠影的“十八世纪背景音乐”。但他的一些作品,像D大调小号协奏曲、A小调竖笛、弦乐和通奏低音组曲,或降B大调为三个双簧管、三个小提琴和通奏低音的协奏曲,与维瓦尔第最好的作品相比也决不逊色。巴赫也曾把泰勒曼的一些协奏曲改编成键盘乐。去年英国的BBC音乐杂志列出的古典音乐作曲家排行榜上,泰勒曼从前年的四十名以外一下跃升到第二十六位。

至于巴洛克时代的两位巨人,巴赫和亨德尔,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一直是众所瞩目的明星。巴赫被门德尔松尊崇为德国音乐之父。门德尔松的钢琴上挂着巴赫的画像。在来比锡,他还为巴赫立了一个胸象。巴赫的体裁广泛的作品,像勃来登堡协奏曲、B小调弥撒、马太受难曲、键盘乐作品及管弦乐组曲等已经成为古典音乐中的经典。它们不仅是音乐会上常见的曲目,唱片市场上也是版本繁多。他的数量庞大的管风琴作品和康塔塔这两年也都已推出全集(他的康塔塔全集有近百张CD之多)。

亨德尔在当时就是一个国际性的作曲家。他在欧洲广泛旅行,意大利、德国、英国的音乐风格在他的作品中都有体现。他的《弥赛亚》、《水上音乐》和《焰火音乐》是他作品中的常青树。但是他的其他作品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的歌剧被认为太风格化而不受欢迎。他的清唱剧却又被认为戏剧性太强冲淡了它应有的宗教意味。亨德尔在世时尽管比巴赫声名显赫,但他去世后的命运和巴赫相差无几。所幸,随着巴赫音乐被人们再认识,对亨德尔作品的那种维多利亚式的偏见也烟消云散。他的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再次得到了肯定。甚至他的歌剧,由于其相对静态的特性对于通常的歌剧院是比较困难的,现在也成功地复活了。他的清唱剧和歌剧的唱片也在陆续推出。

今天,巴洛克音乐复兴的势头仍是有增无减。据美国权威的唱片目录SchWann载,在一九五○年维瓦尔第《四季》只有两个版本,而今天已有八十九个版本。这还没有算包括《四季》在内的整套小提琴协奏曲(这套协奏曲总共十二首,《四季》是其中的第一至第四首)的另外三十七个版本。再从另一方面比较,一九五○年时,柴科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有十余个版本之众,大大领先于《四季》。到六十年代,Schwann上列出的《胡桃夹子》的版本是二十三个,《四季》是二十一个,已经平起平坐。到今天,《胡桃夹子》组曲的版本虽然增至四十七个,但与《四季》相比,已是瞠乎其后了。

前两年在纽约时对电台播放的曲目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纽约有三个全天播放古典音乐的调频电台。在它们播放的曲目中,巴洛克音乐约占四分之一。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四位作曲家以外,巴洛克时期的其他作曲家,如科莱里、普赛尔、阿尔比诺尼、库普兰等人的作品也时有所闻。传统的音乐史分期中,古代、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在电台播放较少。在剩下的巴洛克、古典、浪漫、现代音乐中,巴洛克音乐播放的机会能有四分之一。这无疑也是巴洛克音乐已进入主流音乐的一个标志。当然,电台节目主持人个人的偏好也许会有点影响,但不会是主要因素。电台毕竟不是他自己家中的音响。

另外,特别要提到的是近年来兴起的“正宗”演奏早期音乐的热潮。这些积极提倡者主要集中在欧洲,且往往集指挥、演奏家、学者于一身。较著名的有莱恩哈特、霍格伍德、布鲁根、迦德纳、皮诺克等。他们麾下的乐队也以演奏巴洛克时期音乐为主。较重要的有:英国室内管弦乐队、古代音乐学会、十八世纪管弦乐队、伦敦古典演奏团、蒙特威尔地合唱队等。他们的宗旨是:“你演奏巴赫用你的方法,我演奏巴赫用他的方法。”他们除了用巴洛克时期的乐器,更讲究用那时的弓法、指法、装饰和造句法,力图再现早期作曲家作曲时在他心目中的音乐。唱片公司为他们灌制的唱片也洋洋大观。这里面的得失固然可以见仁见智,但是对巴洛克音乐的兴趣由此也可见一斑。

回顾巴洛克音乐的复兴,在它表面的轰轰烈烈下,也蕴含着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如:早期音乐的复兴是否是音乐文化衰敝的症状?音乐本身是否是“进化”的?在音乐史中如何处理早期音乐?演奏早期音乐时是否可能演奏出那位作曲家心目中的音乐?用现代方法来诠释早期音乐是“创造”还是“破坏”?相信巴洛克复兴的深入有助于对这些问题理解的加深。

2010-5-7 22:14:05

巴洛克音乐时代

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1750年,对位法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与世长辞,标志着巴洛克巅峰的对位法音乐的终结,也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终结。之所以称这一时期为巴洛克,是由于一时期音乐表达的技术及方式基本上有它一定程度的共同点,所以用此名词来标志,并无特殊的意义。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法语,追本溯源是葡萄牙语barroco,意谓形态不圆的珍珠。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陋曲、奇异的、夸张的音乐。巴洛克之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趋于将音乐语言简化和规范化,在他们看来,巴洛克音乐过于夸饰而不够规范。因此巴洛克一词被评论家用来指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前期的艺术及音乐作品。

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用更为深入和细致的历史眼光来看待这一时期的音乐,巴洛克不复有粗陋和毛糙的含意,但是比之巴洛克前后的音乐作品,它确实存在着夸饰和有些不太规律化的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讲究清晰、统一和协调。但至十六世纪末期,艺术中感情的因素日益增加,明净清澈和完美的形式被表达感情的需要所压倒。在美术中可以从卡拉瓦(1573-1610)的色彩浓烈的、戏剧性的绘画中看到。在音乐上我们也早已从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的牧歌以及道伦德的古歌曲中看出端倪,而他们的下一代则更往前发展了。要制造出这些强烈的效果,必须发展一种新的音乐风格。一般地说,文艺复兴时期平稳的复调音乐已不适合新时期所需要的特色。

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创造就是“对比”的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进行流畅,各个声部(通常为四至五个声部)相互交织,同步进行。1600年以后这种织体日渐少用,只有在教会音乐中才能见到,这是因为教会音乐受传统及固定的礼拜礼式所束缚,因此是最为保守的。“对比”可以表现为各个不同的方面:音的高与低;速度的快与慢(快与慢的段落对比或快慢声部间的对比);力度的强与弱;音色的不同;独奏(唱)与全奏(合唱)等等。所有这些都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结构中存在,各有它们的地位。许多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使用协奏曲或复协奏曲形式(此词本身意味着明显的对比因素),这种形式的基本特点是织体的变换,有时用一个声部 (独奏)或几个声部,有时用较大的群体合奏。最明显而强烈的对比是当时出现的一个新的体裁叫做“单声部歌曲”(monody),它是一种独唱歌曲,大致是在上面有一个流畅的人声声部,配以琉特琴或羽管键琴的伴奏,伴奏的进行较为缓慢,这一体裁的代表人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创造者)是作曲家兼歌手卡奇尼(Caccini,约1545-1618)在他划时代的作品《新音乐》(Le nuove musiche)歌集中,人声的旋律依循歌词的意义,变化极大,在节奏和织体上可以从很简朴到非常富有装饰性;而且又与几乎固定不变音型的伴奏声部形成对照。卡奇尼属于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会社”(一个由音乐家、诗人、贵族组成的团体)成员,他在十六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接触到将古希腊音乐中表现感情的观点加以再创造的概念,这个团体遵循这个概念采用了“单声部歌曲”的形式。上述“伴奏”这个词,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中几乎不用考虑,作为一个观念,它属于巴洛克时期,它意味着乐器声部之间的地位不同。事实上巴洛克音乐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伴奏部分即通奏低音。通奏低音演奏者在羽管建琴或管风琴(或拨弦乐器琉特琴或吉它)上奏出低音声部,上面标出数字指示他应演奏的填充和弦。通奏低音经常由两个人演奏,一人用大提琴(或维奥尔琴或大管)一类可延长音响的乐器演奏低音声部,另一人演奏填充和弦。这种使用通奏低音的织体是:上面一个人声或乐器的旋律声部,底部是一个低音乐器,中间填以和声,这是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的风貌。上面的声部也常有用两个的,有时是为两个歌手写的,有时是两把小提琴(此时即称三重奏鸣曲),此种结构在巴洛克音乐中也很典型,特别是通奏低音不能或缺,说明由低音产生和声的概念对于巴洛克音乐是如何重要,是它的中心。这个概念的出现并不突然,在十六世纪中已有将低音声部区别于复调音乐中上面其他几个声部线条的,但只是到了巴洛克时期这种风格才清楚地确定下来。与上述的变化一起,而且是有关的,是放弃复调(更精确地说,复调音乐成为一种老式的方法,几乎只用于教会的某一类音乐中)。重视和声必然导致在一首乐曲中出现和声进行的若干终止点,这些终止点称终止或收束,是由于某一种标准的一系列和声进行而形成的。

与此相关的是节奏的进行, 在声乐中,旋律要表达歌词的情感,必须按照(甚至夸张)语言的自然节奏;在器乐中(包括一些声乐,特别是合唱曲)有用舞蹈节奏的。由于低音用了舞蹈音乐的节奏型,加速了调性感觉的发展以及向某一个特定的音进行的趋向性。与此同时,新乐器种类的出现加速了这个进程,其中最重要的乐器为小提琴族系。当时维奥尔琴的发音适合复调音乐的清晰但却缺乏节奏的动力感,而小提琴洁净明快的运弓以及其演奏辉煌技巧乐曲的能力适合演奏舞蹈节奏的音乐,与单声部歌曲相比更有发挥技巧的能力。声乐风格与器乐风格的交替进行是典型的巴洛克的手法,巴洛克音乐中有这样两种不同风格的交替进行是为了新奇和效果。巴洛克早期重要的音乐形式是单声部歌曲(相对于前一个时期复调音乐而言)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体载歌剧与清唱剧,强调语音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在歌剧中还有布景的效果。单旋律音乐中不使用对位,其形式是由旋律与低音相结合发展起来的,如分段歌形式,回族曲结构,在反复出现的低音声部上的变奏。在乐器方面也有相应的发展,如适合于演奏通奏低音组合的乐器,以及替代维奥尔琴族系的小提琴等,小提琴族系乐器更灵活而且能演奏较高的类似人声的音域。

巴洛克时期欧洲各国的音乐
巴洛克时期,音乐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且促成了后来的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兴起。这一时期的音乐以德、意、法等几个国家最具代表性。

1. 巴洛克时代的德国音乐
巴洛克时代的德意志音乐,以许茨、巴赫和亨德尔为代表。如果把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比做金字塔,他们的音乐就好比是塔顶,因为他们不但吸收了文艺复兴以来意大利的新音乐,而且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许茨(Heinrich Schutz,1585-1672年)二十四岁时赴意大利留学,师从于威尼斯乐派的大手笔加布里埃利(Giovanni Gabrieli,1557-1612)。回国后,他发表了第一部德文歌剧《达夫内》,后来还创作了许多的受难曲。许茨与巴赫和亨德尔恰恰相差了一百年,他的风格对于这两位巴洛克音乐大师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亨德尔和巴赫的音乐作品,无论在传统音乐的集大成方面,还是在追随新思潮方面,都在音乐史上放射着异彩。亨德尔的作品多为歌剧和清唱剧音乐,在他的器乐作品中也含有强烈的声乐因素,这显然是受了意大利的影响;巴赫音乐则在声乐作品中含有强烈的器乐因素,这为古典主义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巴洛克时代的意大利音乐
歌剧这一伟大的艺术形式,诞生在“音乐的摇篮”——欧洲文明古国意大利。在当时的佛罗伦萨,有许多伟大的艺术家和一批对古希腊艺术很感兴趣的贵族。这些贵族决心赋予希腊戏剧以新的生命,于是他们开始给古老的希腊故事谱曲,并由合唱队穿上戏装把整个故事演唱出来,这就是歌剧的雏形。发展到后来,故事里的角色分别由歌唱者担任;在合唱节目之间,则由男女歌唱家分别担任独唱。当角色的话语轻柔时,台词被处理成半唱半说,这种歌唱很象一首赞美诗,被称为宣叙调;而强烈的感情则是真旋律来表现的,称为咏叹调。而后,咏叹调被专门用来炫耀歌手的美好音色。当时,一部歌剧无论在意大利、英国还是在德国上演,其咏叹调总是用意大利语演唱,而宣叙调部分的演唱则是用本国语言。在意大利的巴洛克音乐中,可与早期歌剧相媲美的还有弦乐,当时歌剧的古序曲和协奏曲都是以弦乐为主的。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盛产小提琴家,如托莱利(Giuseppe Torelli,1650-1708)、科莱里(Arcagello Corelli1653-1713)、维塔利(T.Antonio Vitali,1665-1735)、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5-1743)、塔蒂尼(Giuseppe Tartini,1692-1770)等,他们都早于巴赫。这些音乐家不但都是小提琴名手,而且全是小提琴音乐的作曲家。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地区的克雷莫纳(Cremona)人中,小提琴制作家可谓层出不穷,如阿玛蒂、瓜内利和斯特拉第瓦利等,他们精心制作的小提琴,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展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歌剧的序曲必须分为三部分:快速开始,中间部缓慢,快速终结,这种形式后来成为协奏曲和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弦乐器,至今仍是管弦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也是极为重要的室内乐及独奏乐器。可见,巴洛克时代的意大利音乐影响极为深远。

3. 巴洛克时代的法国音乐
在当时的法国巴黎,歌剧和古钢琴音乐在各王侯贵族的府邸内极为盛行。这一时期的法国歌剧,脱离了意大利歌剧的传统而独立成长,已经接近于舞剧的形式。在巴洛克时代,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是吕利(Jean Baptiste Lully,1632-1687),他创作的歌剧简洁明晰、旋律优美,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舞蹈性;其内容辛辣、幽默,入木三分。与歌剧同时盛行的是古钢琴音乐。古钢琴常常附以代表巴洛克文化的装饰,它与羽管键琴等同为现代钢琴的前身。当时的古钢琴大师有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1668-1733年)和拉摩(J.P.Jean Philippe Rameau,1683-1764年),他们为古钢琴谱写了许多组曲,其中的很多曲目至今仍广为流传。1722年出版的《和声学概论》(拉摩著),是音乐史上最早的和声学理论著作。

Powered by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