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吉他论坛日月潭→日月谈→日月弹(聊天版 Chatting) → 沙漠蜥蜴如何适应环境?
查看完整版本:沙漠蜥蜴如何适应环境?
2010-5-11 9:01:17

沙漠干涸、炎热死一样的沉寂。然而,在灼热的地表下,或是你不易察觉的阴影处,繁荣着另一个世界。数千种沙漠动物在此繁衍生息,还有各种各样顽强生存的植物。对于所有沙漠有机体来说,水资源的匮乏无疑是****的威胁。而比起植物,沙漠动物还有额外的生存危机——极端炎热的气温。除去毫无遮拦的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岩石和土壤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后,发射散发出的热辐射)令周围的空气不断加温,困扰着动物们。理论上,动物的身体只能适应很小的温度变化。当超出这个变化范围,机能组织将无法正常运作,动物就会死亡。而在沙漠中,每年约有4-5个月的时间,日常气温变化都超出动物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加上缺乏维持生命的水,沙漠动物的生存机率似乎非常之低。进化是奇妙的,生物为了适应周围环境,其部分生理机能或行为会因循生存需要而有所进化,沙漠动物也不例外。在最热的季节里,最活跃的可能是某些沙漠蜥蜴,灼热的阳光下,它们还会在沙地上奔跑。不过在高温的地表,它们行动极其迅速,只在凉快的阴影处停驻。它们特有的长腿在奔跑时不会吸收太多地表热量。

在“淡水贵于油“的沙漠里,动物的生存竞争是围绕着水展开的。也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动物王国的沙漠之子们也练就了一身觅水求生的本领。在澳大利亚的沙漠里还有一种浑身长刺的四脚蛇(蜥蜴)。在一般人看来,它身上那些小倒刺和突起物是专门对付食肉动物的防身武器,可谁曾想到它还有特殊的蓄水功能?!其实,四脚蛇皮肤的角质层上有无数的小孔,小孔的开口在小刺之间的凹陷处,水滴正是通过小孔进入皮肤的。但深层组织却没有小孔,水分并不能长驱直入向体内纵深渗透,但也未就此打住或散失。水分在皮肤里朝其头部流动,一直流到毛细管网络汇合成的两个多孔小囊里。这两个小囊长在四脚蛇的嘴角两侧,是一对绝妙的水分收集器,四脚蛇只要动一下颌部,水滴就会自动冒出来。所以,沙漠中常可以见到四脚蛇浸泡在不可多得的水中,用其皮肤吸附大量的水分,汇集于囊中以备不时之需。再有,四脚蛇身上小刺的温度低于皮肤,一旦进入夜晚,小刺就能从空气中聚集水分而形成水滴,并迅速被“干旱”的皮肤吸收。


前年,在新疆魔鬼城旅行时,我无意间发现了一只灰黄的蜥蜴。这个身长不足十公分的小家伙,当时正仰头张口地趴在一株沙棘下面,两只小眼炯炯有神地盯住叶片上一颗欲滴未滴的露珠。

“真可怜啊!” 我叹息一声,伸手想帮它将露珠碰落。

“不可以啊!” 导游是位维族少女,她制止着,“你的好心,会伤害它。”

见我一脸迷惑,她便解释道:“这颗露珠是由夜间雾形成的。你看,方圆几里就只有这株灌木,而它又仅有这四五片叶子,如果敲落它,就会乱了露珠下滴的方位,蜥蜴是很难接在口中的。其次,蜥蜴一旦受惊吓,就会仓惶而逃。这偌大的沙漠,它又能在哪里找到第二颗露珠呢?”

“就让它这么着?” 我仍然不解。

“是呀,也只有这么等着,”导游说,“想必它爸爸、妈妈或这里整个的蜥蜴一族,就是用这种方式接饮露珠呢!”

“万一接不到呢?”

“起码有一定的希望吧。”导游肯定地说:“即使接不住,明天还可以再接,只要有希望,生命就可以支撑下去!”

但事实并非如此。两小时后我们从原路返回时,虽然看见蜥蜴仍纹丝不动地趴在那里,依然张口仰头盯着那片叶子,但叶片上的露珠却没有了!

原来,火辣辣的太阳早把露珠烤干了,而那片叶子,也失去了先前的生机。

失望与伤感,写在我们的脸上。我掏出喝空了的矿泉水瓶,努力倒出一滴水珠,将它轻轻凑向蜥蜴。五公分、两公分、一公分——可直到水滴流进蜥蜴口中,它仍一动不动。

“难道死了?”导游说。

我轻轻地把它捏了起来,它依然一动不动,果真是死了。“我要把它留作标本。”说着,我庄严地把它放进那只空瓶中。

在半夜时分,我却被一阵细细的响动惊醒了。循声望去,矿泉水瓶中的蜥蜴竟然活了!它四处爬动着,在寻找外出的路径。莫非是空瓶中残留的水气让它起死回生了?我默默盯着它,心中却激动不已——为它不逃不避、面对生存的执着,更为它伺机再生、顽强的生命力……

翌日一早,在离去之前,我轻轻把瓶子放在地上。蜥蜴爬出瓶子,欢快地奔向沙漠,并与那片广袤的灰黄,很快融成了一色……

2010-5-11 9:16:21


澳洲刺角蜥环境适应的高手!

学名:Moloch horridus
科属:飞蜥科
原产地:澳洲中部及西部
栖息环境:产于中部者栖息于砂地或长有刺草的沙漠区,西部者则生活于干燥矮林区
体长:15厘米
适温:26℃-32℃

其实这套漂亮的“外衣”,不仅起到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更好的吸收水份,大家都知道,我们澳洲刺角蜥生活在沙漠地区,干燥的沙漠气候致使每年的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所以我的皮肤表面上就长有了许多细沟纹一直延接至嘴部位置,身体上若沾有水份的话,便可利用毛细管原理及时汲取水份,供应身体各器官所需。

形态特征:全长15公分,皮肤表面上具有许多细沟纹延接至嘴部位置,身体上若沾有水份的话,便可利用毛细管原理汲取水份。

生活习性:栖息环境依产地的不同而互有差异;其中分布于中部的个体,栖息于砂地或长有刺草的沙漠区。产于西部者。则生活于干燥矮林区,地栖型,日行性。

就可以经由虹吸作用将水份引入口中,在身上凝结的露水也可以同样方式进入口中,这也就是魔蜥在沙漠中赖以维生的独门绝技。

蜥蜴和蛇类一直以来都是最能适应各种环境的高手,尤其是蜥蜴,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时,身体结构也能随之做出最适应的改变。所以这个物种可以生活于海洋、栖息于树上、游玩在沙漠、潜藏在地底,甚至能够飞翔于空中,为适应周围环境而进化出各种不同的体态,比如为适应漂流物而广布于太平洋诸岛的蛇眼蜥蜴、为适应树栖生活而拥有特殊脚趾及尾部构造的守宫、为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底环境进化成具有四肢或无四肢的石龙子,以及因为适应森林树栖生活而演化成具有各种特殊能力的变色龙。面对如此千变万化的适应方式及技术,有时真的令人无法置信。

2010-5-12 16:10:13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虽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却道尽了生物界演化的基本规则。「演化」的概念可追溯至18世纪初时,一些学者便曾明确的表示,物种之所以会有彼此相似的可能乃源於有共同的起源之故。一直到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Naturaliste,即现在的生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 Darwin)发表了「物种起源」后才使得演化的观念得以流传。

达尔文的进化论之旅展开於1831年,他当时作了一次长达五年之久的环球探险旅行。在这次旅程中,他目睹了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相似性及特殊性,还特别研究了南美洲海岸附近科隆群岛上的动物和植物的个别特性。他发现这个岛上的动物与南美洲大陆上的动物都具有相似性,而他还在岛上发现与南美洲大陆一样的植物,於是他便想这些动物可能是跨大西洋洋流到达此地。至於那些植物,则可能是由漂洋过海的鸟把种子带来的。然而,他在岛上发现了一些与南美大陆截然不同的新生物,他认为这些新生物是为了适应上独特的生活条件而生成的。他还认为物种的分布与它们祖先的迁移和演变有关。达尔文还观察到一些弱的物种会在自然界中消失,而强的物种则会生存下来。当强的物种生存下来时,它们就能把更多优秀的品质及特性传给下一代。

根据达尔文的说法,动物与植物在它们的生活环境中适应性是「天择」(Natural selection)的结果 ,各物种族群中的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适应性的差异,由於生活环境的资源(如食物、空间)是有限,加上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造成「物竞」。只有「适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及繁殖下一代,把优秀的品质及特性传给下一代,结果形成一代又一代的微演化,而在长时间的累积下,渐渐造成了新的物种,而不能适应环境变异的便会受到淘汰。

在达尔文的理论中,进化能导致一个新物种的产生,这种违背圣经的说法是不能被教会所接受,声讨达尔文的声浪在英国持续了将近20年,并引起许多论战,幸运的是,达尔文并没有被绞死或关到铁窗里,而且在有生之年亲眼见到人们接受他的学说的盛况。「物种原始」出版七年后,一八六六年,孟德尔(Johann Mendel)发表了遗传论文,对巩固达尔文进化论的地位有很大的意义。加上十七世纪发现的巨型化石与当时代的生比较时,证实了「灭绝」的物种的存在,为进化论的一个明显证据。

一个物种可能是另一物种的后裔的观点曾引起了议论。人不过是生态演进的一小部份而已,与其他的生物一样,都可以追溯到物种相近的起源。达尔文的诽谤者根据达尔文的观点「人类与猿猴相近」,机械式地得出人类是猴子的直接后代。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在这个变化、竞争的时代,如果你能适应这种变局,你就是生活的强者,反之,就会面临巨大的危险。如果不能适应变化、竞争,无论你看起来多么强大,都会有被淘汰的危险。如遍布地球的恐龙就是难以适应变化的庞然大物,最终灭迹于地球上。人也是一样,如果没有适应环境的本领,情绪将陷入迷茫,生活将会处在一种障碍重重的境界中。生活其实就是一面变幻莫测的魔镜,看你想如何变。如果你总是想着生活不如意,那么不顺心的事就会像妖魔出洞一样全向你袭来。如果你能适应变化的环境,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变幻的魔镜将会使你摆脱挫折,越过障碍,远离烦恼。迎接你的将是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鲜花。你的心情也将会随之轻松愉悦。

适应环境,优胜劣汰。其实谁都明白这个道理,谁都想从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强者。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很难、很难。就说我自己吧,换了一个环境就很难接受。目前,内心再也不是过去的那种心境————忙碌的工作,舒畅的心情。这样一句话:你能勇敢正视的事,你便能控制;否则你不能勇敢正视的事将控制你。

Powered by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