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吉他论坛日月潭→日月谈→日月弹(聊天版 Chatting) → 秦岭之伏牛山
查看完整版本:秦岭之伏牛山
2010-5-23 20:42:29


秦岭
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河南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南部与四川省北部交界处,呈东西走向,长约1500公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秦岭—淮河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郧县。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秦岭太白山相传是春秋战国时秦国的领地也是秦国最高的山脉遂命名为秦岭。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

崤山(xiáo)
位于河南省西部,灵宝市、陕县南部,向东延伸的余脉称为邙山。崤山是秦岭山脉东段的支脉,隔黄河与山西省的中条山相望,共同构成一段岩石峡谷,有著名的三门峡。

熊耳山
位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岭,河南省卢氏县横涧乡境内,距县城30公里,距汤河温泉10公里,主峰海拔1569米,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导洛自熊耳”,北宋时期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载有“双峰竟秀,望若熊耳”,熊耳山之名由此而来。熊耳山景区不仅有秀美的山水,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定位为“中原名山,道教文化圣地”。

伏牛山
中国河南省西南部山脉。东南与桐柏山相接,为秦岭东段的支脉。北西西-南东东走向。长约400公里,为淮河与汉江的分水岭。海拔1,000公尺左右,主峰老君山海拔2,192公尺。伏牛山是著名暴雨区。1975年8月上旬河南泌阳县林庄****日降水量1,005毫米,方城县郭村****日降水量999毫米,均引起山洪爆发,造成灾害。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南部,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属秦岭山脉东段。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熊耳山,南接南阳盆地,东南遥接桐柏山。为淮河与汉江分水岭。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也是河南省境内平均海拔最高、人类活动相对稀少、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的山区。

2010-5-23 20:50:43

嵩山少林寺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1982年,嵩山以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风景名胜区名单。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

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嵩山地区古代文化积淀甚厚,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介绍,各类文物古迹共956处。其中,有重9处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99处属于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   

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 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陆象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演化的宝贵资料,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中岳嵩山,群峰挺拔,气势磅礴,景象万千。由峰、谷、涧、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构成的“八景”“十二胜”。八景是:嵩门待月、轩辕早行、颍水春耕、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嵩山中部以嵩山少林河为界,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有太阳、少阳、明月、玉柱等72峰。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40米。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极峰”,则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古人吕守曾(字待孙,河南新安人。雍正甲辰进士,授完县知县,历官山西布政使)有诗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游人心境的愉悦与宁谧。

少室山,东距太室山约10千米。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少室山山势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主峰御寨山,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声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据《河南府志》载,金宣宗完颜列与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战时,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顶屯兵,故称“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柜一处,人称“小饮马池”,水量能供万人食用,传说明末李际遇起义即在此处驻兵。

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高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于黄河南岸。自古以来,它们引起了许多诗人的遐想,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于是历代的墨客骚人、僧道隐士以及帝王将相,根据这些山峰的形态和面貌。差不多给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丽的名称,遂有七十二峰之说。在这些群峰的环抱里以至峰顶之上,逐步盖起了无数的梵宇琳宫、道院僧房。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区内居住有汉族、回族、普米族、白族、彝族、苗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八个民族,形成了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各少数民族节庆之日,地方政府与汉族同胞共同庆贺,充分展示其民习、民风等民族文化,享受少数民族的习俗乐趣。

缑(gōu)氏山,周时又称“抚父堆”,位于古缑氏镇东南约6公里,在今天河南省洛阳东南40公里处偃师市府店镇南,离嵩山距离不远。由洛阳到嵩山,必经缑氏镇;由嵩山到洛阳,也必过缑氏镇。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河南府志》载:“缑山,在县南(指偃师老城)40里,孤峰突出,周灵王太子晋升仙於此。”《山拇助》云:“缑山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泉水出焉,上有饮鹤池。”虽然缑氏山海拔仅有308米,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出名确是因了两位神仙的缘故。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西王母,据说她曾在缑山修道。因为她姓缑,故该山名缑氏山,後简称缑山。另一位是是周灵王的太子晋,又称王子乔、王子晋。   《列仙传》记载,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他爱好吹笙,喜欢吹凤凰鸣叫的声音。有一次,他在河南的伊水和洛水漫游时,遇见仙人浮丘公,他就跟仙人上了嵩山。在嵩山,他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後来,家人桓良终於在山里找到了他。他对桓良说:“请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那天在缑氏山上等我。”到了七月七日那天,人们来到缑氏山上,果然看见王子乔骑著一只白鹤停在山头。他只是远远的看著人们,并不靠近大家。他举手向人们致谢意。几天後,他才骑鹤飞走。後人为了纪念他,在缑氏山和嵩山为他立了祠庙。因此,缑氏山在道家天下72福地中,被列在第60位。   

春秋时代,太子升仙的这个地方叫做缑氏邑,山名还是叫缑氏山。因为周朝的王族曾被封在此地,并以“缑”作为姓,便逐渐形成了缑氏家族。唐朝武则天曾在此立碑建庙,纪念王子乔。唐时著名僧人玄奘就出生在这里。唐之前的缑氏山还是很繁荣的,有僧、道在此修行,不过见诸史籍的很少。在鼎盛时期,山上建筑恢宏,寺庙观庵同九华、普陀、五台、峨眉四山相仿。比较著名的有纪念度王子乔升仙的浮丘公的浮丘庙和浮丘洞。明弘治三年《偃师县志》载:唐高宗咸亨二年,武则天同唐高宗李治封禅嵩山,途经偃师缑氏永庆寺。时值八月中秋,明月高悬,她触景生情,由子晋联想到自己的长子弘(葬于缑氏,唐恭陵即李弘之墓),感慨万千,遂以诗咏叹。即是这首《宿永庆寺》:“秋风寂寞秋云轻,缑氏山头月正明。帝子西飞仙驭远,不知何处夜吹笙。”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作《凤吹笙曲》一首,描写王子乔的神仙生涯: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始闻链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边已。欲叹离抒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此次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心。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缘云。

2010-5-23 21:16:13

玄奘(602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偃师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息偃戎师”而得 名。据《读史方舆纪要》,“周武王伐纣,回师息戎,因名偃师。”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攻取朝歌,灭掉商朝。武王回师镐时,认为天下已经太平,决定偃师息戎。于是“放马华阳”,兵车入库,表示不再打仗。 秦因置偃师县,1993年撤县设市。

玄奘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缑氏镇位于偃师市南部, 南傍伏牛山,北依白云岭,总面积80.4平方公里,缑氏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因系春秋时代周灵王缑姓皇后的诞生地而得名,是古代中原四大名镇之一,历史上曾多次设县治,在20世纪30年代是中原革命的红色摇篮和圣地,素有“小延安”之美称。辖区内 名胜古迹遍布, 是著名的古文化旅游圣地, 这里 有 我国举世闻名的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 的出生地——玄奘故里,有著名的唐武则天之子李弘的墓——唐恭陵,另外,还有 玄奘寺、灰嘴遗址、刘国古城等。

玄奘故里洛阳东南40公里处207国道北侧,偃师市缑氏镇的凤凰山下,有条凤凰谷,谷东的陈河村就是唐代著名高僧、翻译家,旅行家玄奘的故里。当年31岁的玄奘孤身一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佛教发源地印度,并刻苦学习,成为名僧,饮誉印度。玄奘故里景区共有7个景点,即玄奘故居、皇家寺院佛光寺、陈家花园、凤凰台、马蹄泉、晾经台、西原墓地。

皇家寺院佛光寺玄奘故居坐落在陈河村中部,坐北朝南,占地2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分前后两院,前院建筑为东、西厢房和厅堂,西厢房主要展示玄奘只身奋斗17载赴印度取经的动人经历和19年呕心沥血翻译的全部经卷。后院东厢房为玄奘母亲宋氏的居室,后堂为玄奘祖父、母居室。佛光寺位于玄奘故居后院,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是唐中宗李显(即佛光王)纪念法师玄奘御旨修建,公元2000年重修。佛光寺原是皇家寺院,品位极高。陈家花园故址位于故居正南,坐南朝北,背靠凤凰台,面对陈家故宅。修复后的陈家花园集园林精华与佛教文化为一体,形凤凰台成浓荫欲溢的园林效果。晾经台在凤凰嘴东150米处,利用河湾阶地组建晾经台。相传玄奘取经归来,回故里省亲,在此过河时经卷掉到河中,在河畔巨石上晾其经书。除以上景点外,玄奘故里还保留有陈家古井,皂抱凤凰槐等遗迹和珍贵文物。玄奘纪念馆,以举世名著《大唐西域记》为题材,再现唐玄奘印度取经史实。占地150亩,投资1500万元。馆内设置了“凤鸣陈河”、“净土寺剃度”、“遍访名师”、“西出玉门”、“高昌结盟”、“沙漠酷度”、“密林遇险”、“山寨歌舞”、“天崩地裂”、“阿富汗民俗”、“尼泊尔王宫”、“那兰陀寺”、“印度风光”、“声震五印”、“唐王接见”、“雁塔译经”、“五百罗汉堂”等40个大型场景。采用高科技控制,声光电兼备,游客置身其中,可领略中原民俗,三峡奇景,古城雄姿,塞北大漠,以及中亚、南亚等异国的名山大川,宫廷殿堂,原始森林,佛国风情。   

马蹄泉唐代圣僧玄奘的故里在何处?很多学者认为在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但最新一期的《中原文物》杂志刊登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员温玉成等学者的文章认为:玄奘故里其实在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河村。唐玄奘画像温玉成说,文学名著《西游记》和电视剧的宣传使名僧玄奘名声鹊起。玄奘大师出生地也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之一。民国以来,有人指出偃师市缑氏镇东北约1.5公里的陈河村为玄奘故里。此后,各家多附会此说,只有个别学者提出异议。 温玉成说,与玄奘共过事的律学大家道宣,在玄奘去世的次年就写出了《续高僧传·玄奘传》,较有权威性。在这篇传记中详细记载了高僧的出生地:“其少室山西北,缑氏故县东北,游仙乡控鹤里凤凰谷,是法师之生地也。”根据实际方位,现在所谓的玄奘故里陈河村在缑氏故县之西北,与文献不符。且清代以前的地方志没有记载陈河村为玄奘故里,该地至今也未发现与玄奘有关的文物。缑氏故县的东北角如今只有滑城河村。500多口人的滑城河村,近一半人数姓陈。温玉成说,诸家在研究玄奘故里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玄奘故里不在偏僻的农村,而在一座城市之中。唐代慧立等人公元688年所著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少年时,“虽钟鼓嘈杂于通衢,百戏叫歌于闾巷,士女如萃,亦未尝出也”。“通衢”(大道)、“闾巷”(小道)只有位于缑氏县城东北角的滑城河村才有,普通小村庄陈河村绝不会有此热闹景象。

缑氏。一说:缑,缑氏为古地名,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周朝时有一位卿士被封在缑氏邑。就以地名为氏。二说:系春秋时代周灵王缑姓王后的诞生地而得名,历史上曾多次设县。宋代《太平广记》云:“西王母姓缑,河南缑氏乃西王母修道之故地也。”三说:因境内有缑山面得名。灰嘴遗址,位于洛阳城东南约40公里处偃师市缑氏镇灰嘴村。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自上而下依次叠压为商代文化层、龙山文化层、仰韶文化层。三层总厚度约5米。如此三层叠压的情况,在黄河以南属首次发现,对研究三者承袭关系有重要价值。双泉在偃师市南青萝山下浏河之滨。二泉相距百米,呈东西对峙状,径丈许,东水小而西水大,“渊而不流”,晶莹碧透,甘甜清洌,天旱而不涸,雨涝而不溢,村人吃水全赖于此。由于村中有此二泉,故村名亦曰“双泉”。相传,周灵王太子晋,得浮丘公剃度而升仙。一天他与浮丘公来到府店东门外的河边,见大水滔滔,浮丘公把道袍袖子一抖,说道:“休也。”从此,水就“休”了,成了潜流,人们叫它“休水”。谁知,河中青龙正在推波助澜,幸亏它迅速遁入深潭,免遭搁浅之灾。但因此它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乘浮丘公与子晋云游之时,挟以风雨雷电,兴风作浪起来,要水淹浮丘洞。 浮丘公与子晋归来。浮丘公手向空中一伸,说了声:“来!”一柄宝剑自天而降;又说:“弟子,与青龙杀。” 未战几合,青龙力不胜支,正好见土行孙自缑山而来,青龙上前一把抓住,让土行孙前边开路,青龙随后在地下逃跑。 子晋登高一望,见西边地面不断蠕动,就知青龙向西跑了,当追到高祖庙岭下时,子晋手执利剑,向刘河南边地下扎了二下。当宝剑拔出来时,竟涌出两股清水。人们传说,这两剑正好扎住青龙的眼睛,那泉水就是龙的泪水。从此,形成了“双泉”。

玄奘取经是历史上的一个壮举,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伟大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取经的事情呢?玄奘取经的目的是什么?最后的结果、贡献又是什么?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就兴盛起来。兴盛的一个表现是翻译佛经。南北朝时人们在佛经的翻译中就已经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只能根据当时对梵文的理解,运用梵文的知识来翻译经典,而梵文本身是雅语,所以翻译的难度很大。因此有人就想到印度去看看,到底佛教是怎么回事,真正的佛典是怎么样的。

于是南北朝就已经有人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行动。因为语言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所翻译的佛经到隋唐时期就难以阅读了,更别说梵文的佛经了。这就使隋唐时期一些从事佛经翻译的人很困惑。其实这个问题到现在也还是如此,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正文共5119字个字,但是大家能讲得很清楚吗?都讲不太清楚。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对佛经的翻译、理解的历史。因为不懂,就产生了歧义,有了歧义,就产生了争论,有了争论就产生了派别,所以到隋唐时期佛教里产生了很多派别。  

宗教,宗是宗,教是教。佛教中有很多的宗,就是因为对经典理解上的歧义而慢慢发展起来的。歧义这么多,怎么办?一些有大志的僧侣就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去印度看看真正的佛教的情况,看看佛经还有多少,看看中土所没有的经书又是怎么讲的。唐初的玄奘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他要到印度去取经完全是因为想探索佛教、佛教经典里的本原的情况。取经的原因就是为了把佛经里讲的问题搞清楚,看更多的经书。刚才说了,去西天求法的人从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到西域求法的是三国时代的一位高僧。三国以后,两晋南北朝,也就是从3世纪到8世纪这段时间里,有很多人到西方去求经。这里边最著名的是东晋中叶的一个僧人叫法显,他的佛学修养非常深,而且梵文的基础也很好。法显西行求法,经过大漠雪山,到了北天竺,然后到中天竺。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法显在印度三年,看了很多的经书,之后带了很多经书回国。去的时候走的陆路,回国走的是水路。从印度到了狮子国,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然后坐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浪,经过辗转漂流,到了苏门答腊,再坐船漂到了现在的中国广州,之后又在海上漂流了很久,才靠岸,上岸一看,已经到了现在的山东青岛了。他一算时间,从斯里兰卡开始,在海上走了三年。不管他带回来的东西多少,他的这种精神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从此,到西天取经成为了对佛教无限忠诚的一个具有象征性的行为。   

据学者统计,从公元3世纪到4世纪,一共有7个和尚从陆路去取经,到了5世纪,有61个人到西天取经,6世纪有14个人,7世纪有56个人,8世纪有32个人。从3世纪到8世纪不断的有高僧离开中土,不顾个人安危长途跋涉到西域去求经。史书上记载的这170个人,其中平安返回的只有43人,大多数人都牺牲了。佛教徒的这种精神是非常坚定的,显示了佛教的感召力,僧侣的追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唐代初年,出现了玄奘西天取经的壮举。玄奘取经是了不起的事情,虽然他并不是第一位去天竺取经的僧人,但他的成就特别大,影响特别大,具有的文化意义特别深远。玄奘取经,一是为了解决佛经中的疑惑,再一个是当时东土的经文太少,他要看更多的经文。所以,玄奘取经也是对公元3世纪以来不断往西天求法这个传统的继承。他决定去西天取经,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这也是真理的追求。宗教不管是否能称得上真理,但是对于教徒信徒来说,他们所追求的就是真理。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从3世纪西天取经的事情中就能看出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唐代时佛经更加难读,玄奘的一个徒弟慧立在一本书里说,众人对于佛经是“先贤之所不觉,今者之所共疑”,也就是说,南北朝时的先贤没有解决的问题,到现在更成了今天学者共有的广泛的疑难,佛教的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玄奘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历程,所以意义非常重大。   

他深入学习各宗的经论,学得越深,了解越广,怀疑和困惑就越多。到长安后,他就决心到天竺求法。恰好此时长安有个从天竺来的僧人,向他介绍了印度佛教的情况,特别提到了那烂陀寺,这是个了不起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是个寺庙,但实际上是佛学最高学府。经过这个印度僧侣的介绍,玄奘更下定决心要去印度,要去那烂陀寺。玄奘求经显示了他的意志,他完全是有目的有追求的。   

唐僧,俗名陈褂,法名玄奘,通称三藏法师、唐三藏,唐僧是他的俗称。玄奘出生在读书人家,幼年受父亲教导,学习经书,对儒学略知一二。13岁(或说11岁)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当和尚。时值隋末农民战争,中原是战场。他避难西入长安,为求师学习佛法,经汉川到达成都。学习几年,不满足,又出川到荆州,北上相州,至赵州,返回长安。这时唐朝初建,社会还不稳定。玄奘东西南北地奔波,相当辛苦,表现出不畏艰险的精神,是他日后去印度取经磨练意志的初步偿试,也可以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四处学佛法,感到各家对佛教宗旨,或者说得不明不白,或者说法不一。他想寻根究底,就想到佛教的发源地去拜访名师,寻求经典,于是决心取道西域去印度求学。   

贞观三年,他从长安出发,经过兰州到达凉州,当时唐朝国力尚不强大,与西北突厥人正有争斗,禁止人民私自出关。凉州都督李大亮听说玄奘要西行,强令他返回长安。当地慧威法师敬重玄奘宏愿,令小徒弟慧琳、道整二人秘密送玄奘前进。他们怕白天被官兵捕捉,便夜晚行路。到达瓜州时,所骑的马又倒毙了。这时李大亮捉拿玄奘的公文到达,州吏李昌认为玄奘的宏愿是罕见的,不应扣留他,就把公文毁掉,催促玄奘赶快前行。玄奘买得一匹去过伊吾(哈蜜)15趟的老瘦赤马,新收徒弟石盘陀陪同,于夜间上路。慧琳、道整二人不堪远行,遂回凉州。如此艰难的行进使玄奘进一步下定了西行的决心:不到印度,终不东归,纵然客死于半道,也决不悔恨。半夜,他们偷渡玉门关成功。刚事休息,只见石盘陀持刀向他走来,石表示再走是死路一条,不愿同行,玄奘只好任他离去,孤身一人前进。   

在大沙漠上,看不到行人,黄沙之外,人、兽的骨骸便是生灵的行迹。顺着走,有时像在前面有大队人马在行动,其实这是在孤寂与恐怖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幻觉。行进到玉门关外的第一个哨口,等到夜间偷渡,还是被守卫发现,差点被箭射中。校尉王详同情他,因他不愿东返,劝他到敦煌修行,玄奘还是表示宁可受刑,也不停留。王详只得让他过了哨卡,并告诉他要往第四个哨口,那里有他的族人,可以放行。玄奘依言出发,过了第四哨,再前进是800里莫贺延碛,古代叫做沙河,是《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所谓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地方。玄奘只身行走,默念《般若心经》,鼓励自己。走了100多里地,迷失了道路,见到水,牵马饮水,不小心把袋子掉到水里,路上用的东西都丢失了,又不知道向哪里走,于是只得重返。他边走边想,先前发过誓,不到印度不回头,今天怎么了,竟然往回走了?又想,宁可朝西走着死了,也不应该回去,想到这里,劲头来了,便改变方向,继续西进。   

今天说起玄奘继续西行是很轻松的一件事,当日他在路途上,白天黄沙飞扬,如同下雨,晚上看见人兽骨骸发出的磷火,闪闪烁烁,阴森可怕。最严重的是走了5个白天,4个夜晚,还没有见到水,干渴难以忍受。到第五个夜间,没有一点力气了,便躺倒在黄沙上。半夜忽然刮起风来,令人清醒,他立即爬起,又上路了。马忽然不按路行走,拉也拉不动,原来它发现了水草。饮饱吃足,休息了一天,然后又出发。走了两天,出了流沙,到达伊吾,随后到高昌。可以说这是玄奘取经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经过这番磨练,玄奘西行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高昌王热情款待了玄奘,崇拜他,希望他留下传播佛教。玄奘的目的是往印度取经,于是他婉言谢绝。高昌王再三挽留他,玄奘还是不同意留下。高昌王以为用扣留的方式可以使玄奘屈服。玄奘用绝食来回答,三天滴水不沾。国王深为他的精神感动,遂放他西行,还给他剃度4个徒弟,30匹马,25个侠役,并写了24封公文,给玄奘西行将要经过的各个地区的行政首脑,请求关照。高昌王的礼遇,是玄奘以前没有经过的,此后上路,在物质条件上,比前一段路程好多了。玄奘至层支国,因大雪封路,停留了两个月。走到葱岭北边的竣山,终年不化的积雪,使玄奘一行行走艰难,晚上就卧在冰上休息。这样又经过7天才走下山。同伴死了三四成,牛马死之更多。到了康国,由于居民不信佛教,要用火焚烧玄奘的两个徒弟,幸而国王制止,玄奘等才平安通过。到缚喝国,玄奘留住一个多月,学习佛教经书。以后他不顾旅途疲劳,多次在一些地方停顿读经,并与当地佛学大师辩难。玄奘有时遇到强盗,衣服资财全被掠夺,同行者悲哀哭泣,他劝慰众人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保住了,损失的衣物算什么,鼓励徒众,继续前进。一次,在恒河,强盗认为玄奘体貌魁伟,适合祭祀突伽天神,便把他绑上祭坛,即将行凶。玄奘毫不畏惧,镇静地默念佛经。谁知这时狂风骤起,吹断树枝,暴徒以为老天责怪他们作孽,慌忙向玄奘表示歉意,他这才躲过一场灾难。   

一道道难关过后,玄奘走遍印度各地,搜集和学习了各种佛学经典,出席了戒日王主办的全印度佛旨辩论会,玄奘为论坛主人。由于他高深的佛学造诣和威望,竟没有人敢向他发难;有人想暗杀他,但阴谋没有得逞。玄奘求学的目的达到了,便带着佛经取道回国。在渡信度河时,遇到风浪,50来夹经书落水,玄奘痛惜万分,便设法弥补。他派人到乌长那国补抄。到了于田,又派人去屋田、疏勒等地方访寻经书,并在那里等候求书人的到来。   

贞观十九年(649年),经历了17个春秋,玄奘携带梵文经书357部回到长安。随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翻译佛经,译书75部,1335卷,并著有《大唐西域记》,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玄奘历尽千辛万苦赴西域取经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是坚韧不拔精神的典范。

2010-5-23 21:50:26

黄河
长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2.76平方公里,流经9个省区,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渠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于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5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1.5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孟津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中游,河长1206千米,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45.7%;中游河段总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内汇入较大支流30条;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92%,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河口镇至禹门口是黄河干流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晋陕峡谷,河段内支流绝大部分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全河多年年均输沙量16亿吨中有9亿吨来源于此区间;该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资源丰富,是黄河第二大水电基地;峡谷下段有著名的壶口瀑布,深槽宽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约18米,气势宏伟壮观。禹门口至三门峡区间,黄河流经汾渭平原,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河段两岸为渭北及晋南黄土台塬,是陕、晋两省的重要农业区。该河段接纳了汾河、洛河、泾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黄河下游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多年年均来沙量5.5亿吨。该河段在禹门口至潼关(即黄河小北干流)的132.5千米河道,冲淤变化剧烈,河道左右摆动很不稳定。该河段在潼关附近受山岭约束,河谷骤然缩窄,形成宽仅1000余米的天然卡口,潼关河床的高低与黄河小北干流、渭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有密切关系,故此有“潼关高程”这一水文术语。三门峡至桃花峪区间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为两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于中条山、崤山之间,为黄河干流上的最后一段峡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渐宽,是黄河由山区进入平原的过渡地段。

洛河
是黄河中下游南岸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的木岔沟,向东流入河南境,经卢氏县、洛宁洛河县、宜阳县、洛阳市,到偃师市杨村附近纳伊河后称伊洛河,在巩义市洛口以北入黄河,全长453千米。大致以洛宁的长水为界,上段洛河穿行在峡谷和盆地之间,多险滩急流;范里至长水一段,两岸悬崖陡壁,谷深在200米左右;出长水后,洛河脱离山区,水面渐宽,水中多沙洲。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24条。其中最著名的是涧河。洛河流域拥有源远流长的河洛文化,培育一代又一代善良勤劳的河洛儿女,在这里创造了悠久灿烂古代的文化,享誉全国的洛书出处就在洛河流域,

涧河
涧河发源于陕县观音堂,全长104公里,流域面积14300平方公里,于市区瞿家屯流入洛河。东周灵王时,曾引涧河水或灌农田,或灌苑囿,或济瀍水,或流入京都,与古都人民生活与环境美化关系极为密切。周灵王时,曾引涧河水入洛阳,作为洛阳地区的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伊河
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栾川县,流经嵩县、伊川,穿伊阙而入洛阳,东北至偃师注入洛水。全长368公里,流域面积6100多平方公里。

Powered by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