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吉他论坛音乐岛-鼓浪听涛(闲聊音乐 Musical Chatting) → 音乐的本质是什么?
查看完整版本:音乐的本质是什么?
2010-11-18 22:10:54

音乐的本质是什么?


音乐的本质是真,善,美. 每一曲美妙的曲子是由作曲者灵魂构成,是作曲者内心写照. 音乐的美妙影响人类学习,生活,工作,休闲,娱乐.噪声(频率不规则)会使人焦虑,烦躁,不安.优美的音乐使人心情舒畅,努力奋进.例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等.在革命事业艰苦环境中闪烁光辉.不仅是中国艺术家,外国贝多芬的欢乐颂给人以启迪.因此,禁止抵制噪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发扬和发展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一种表现自我的形式?

音乐归根结底是种物理现象,它是由乐器发出震动而引起空气的震动,空气充当了震动的媒介,人的耳膜能够感知空气的震动就听见了音乐。音乐是有规则的,令人舒适的震动。震动有频率和振幅,它们的不同就引起音色的不同?

音乐是心灵隐藏的潜在的美?
心的向往、心的寄托、理想的现实化?

作为人类最为智慧的创造之一,音乐是我所知的最能自由表达心性的方式。因为对音乐的感受力不同,每个人被音乐浸润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对同一支曲子,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领悟。但是音乐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相信那决不仅仅是熟练的操纵某件乐器而已,大部分时候,我们需要的其实只是我们的耳朵和能够随着音乐起伏扬止的心。


音乐本质就是不看封面、不看长相、不看唱歌时的表情,只关注销量!PS:音乐的本质请别扯歌姬,歌姬会谈的大家脑袋秀逗!

一、音乐的本质是:物体震动“时空”的频率;这些频率和人的“精神结构”相对应,就有了“旋律”问题;……。二、为什么音乐能使人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音乐的频率和人的“精神能量结构”产生相互作用,“拨动”了人的情绪而产生的感受;由于人的“精神感性结构”不同,因此:人们就有了“好恶不同”、“反应程度不同”的区别!……。

音乐完全否定了空间???仅存在于时间中。由于凡是眼睛所看见的东西都必须存在空间中,因此这种艺术不是诉诸视觉,而是诉诸听觉。它的物质媒介是声音或音调在时间中的连续。 对空间的完全否定使音乐成为纯粹主观的艺术。雕像具有它自己在空间中的独立存在。它是一个独立的事物。这种客观性在绘画中被部分地取消了。图画仅是一种显现。然而,甚至图画也具有作为一个事物的这种外在的存在。而音调却没有这种永久性或存在性。边弹奏,它就边消失,不复存在。因此,它没有真正的客观性。所以,在音乐中,那种在别的艺术中所具备的客体与主体的分离不再出现了。观众凝视雕像或图画是把它作为某中在自身之外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的自我是与它的客体相分离的。但由于这种外在的客观性在音乐中消失了,艺术品与它的欣赏者的分离也就消失了。因此,音乐作品深入到心灵的深处,并与心灵的主观性合而为一。

由于同样的原因,音乐是做富有情感的艺术。在感知、思想和观念中,主体面对着客体,凝视着它。在情感中,这种分离不再存在。心灵倾注与它的客体,与客体交织在一起,达到彻底的同一,这同一意味着心灵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觉察到自身和客体之间的区别,因为觉察不是情感的而是认识的阶段。因而,音乐直接地诉诸情感。

甚至自然的叫声也被看作是直接表达内在的情感生活。但纯粹混乱的声音或叫声本身不是艺术。它要成为艺术,必须在心灵把一套有秩序的关系导入它之后。这样一些有秩序的关系把统一引入声音的差别之中。粗糙的众多性并不美。但彻底为统一原则所支配和控制的众多性揭示了理念,在这里是重要的。和声音旋律是把统一引入不同量的和不同质的音调的两种方式。

节拍和节奏在音乐和诗中履行一种特殊的职能。节奏的哲学基础,以及对节奏所独特把握的心灵作出解释,存在于一个事实:自我在节奏中找到了自身的绝对的相似物。时间本身是无差别的连续的流动。这种抽象的连续性对应于自我的空无内容的赤裸的普遍性。但自我的真正本性不是这种抽象的普遍性。只有当自我自身分裂为二,使自身成为自身的客体,又取消着一区分,返回到自身,它的真正本性才得到揭示。现在,节奏把相等的间隔引入时间的抽象的连续性中。但每一时刻,尽管区别于下一时刻,却又与下一刻相同一。因为一个时刻与另一个时刻是不可分开的。每一时刻都是“现在”。因此,节奏把区分引入时间的赤裸的连续性,但这种分割在各间隔的绝对同一性中又被取消了。自我早这一过程中找到自身,因为它在那里找到赤裸的统一 —— 自身分裂,有返回到统一,并与自身同一。因此,我们得到了由音乐的节奏所产生的深刻的满足。


回归音乐之本质

音乐,它用的是感觉器官来传递,只要歌曲成调,就要给予起码的尊重。但是它却在根源中产生了分歧,它的自身是矛盾且对峙的两个个体,它最耀眼的一面,也正是它最耻辱的一面,但是没有人能够动摇它,即使是它内心的复杂与分歧,这也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没有人知道究竟什么是根源,只是我们——回归音乐的本质。

音乐,是通过感官和理性思维来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一般可以把它分为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两类。 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通俗化,大众化。 而古典音乐却更含蓄。

比之流行音乐,古典音乐表达的感情更深刻,更丰富,更有内涵。广义的古典音乐包括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等,歌剧通常属于浪漫主义音乐。18,19世纪,欧洲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古典主义音乐通常无歌词,它只能通过音乐曲调和旋律来表达感情。在表现形式上更注重乐试,他更突出于音乐的基本元素,结构更严谨。

音乐是无国界的,欣赏音乐需要一种细致入微的听力和灵感,需要一种气质和修养。
一直以来,很少有人敢去尝试古典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结合。成功的更少,但是没有人把成功下过任何定义,不是得到认可就叫成功,如果它只是把你陷入一个更加逼仄与狭义的空间中无法逾越,那这种认可便没有任何意义。音乐的美也就是缺陷美。

每种音乐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不管是古典的,还是流行的。做音乐的人应该心理健康的去做,听音乐的人。更应该有健康的心理去听!

如果要客观的评价一个音乐,无非最基层的也就四个,
歌词,乐曲,节拍,演唱

(一) 乐曲
所谓乐曲,也就是形式曲调与乐体的结合。

从《天鹅》开始流传就被灌以“金属交响”的名字,金属乐与交响乐都是独立的乐体,而金属乐大多依托与摇滚的乐式,简单来说,就是用稍微超常的力度来演奏摇滚乐。主要配器是吉他,贝司,鼓。吉他的亢奋与亮度,贝司暴躁感与立体感,鼓的节奏感与复杂感。摇滚乐的美也就是它的粗糙美,它的叛逆美。《天鹅》似是富有巴洛克艺术的特质的金属乐,富有戏剧性的气氛,立体的层次感。

而交响乐则是为整个管弦乐队所作的奏鸣曲。它被历史赋于了庄重,神秘,高贵气质。关于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三个把交响乐发扬光大的人,时间给了他们完美的评价。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复杂的音乐体系,一篇交响乐是一种高度复合的作品。它里面的各个乐章在态度、情调和风格上有着强烈的对比性,并且通过种种手法又把各乐章形成总体的统一。在《天鹅》这首歌中的交响乐性质确实不尽人意。如果用重金属乐的性质做配乐,理所应当用交响乐的结构,因为这两种乐体在乐曲的形式上是完全不可能结合的。金属乐就是用吉他,贝司,鼓等电子乐器做为配器。而交响乐则是用管弦乐当配器。整首歌的背景音乐运用了美声,除此之外似乎与交响乐没有了其他的关系,不过因为美声音质的优美、自然与歌唱表演的华丽、辉煌,而忽视了词意和感情等的表达在这首歌里被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不关乎与周笔畅自身任何事,却让乐曲本身产生一种诡异的媚惑力和古典气质更加明显。

美声唱法有两个流派,古典派和现代派,古典派崇尚大号南高,而现代派则追求放松和感情,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交响乐,而且那时包括了声乐和器乐。而这种声乐的形式也就主要包括在了美声与歌剧中。虽然到了后期,声乐被排除在交响乐以外,交响乐成为单纯的器乐曲。但是美声却始终延续着交响乐的概念。歌曲运用重金属的形式抒发出浊重与激扬的情感世界,其中第二章的小节节拍点上类似与金属物质互相撞击所产生的声音也为歌曲本身增色不少。最开始的部分运用到了类似于卡带的过门节奏旋律,当然这是科技成果,却也强调了歌曲的质感。

歌曲在MP3里面是最容易听出瑕疵。但是却可以听出立体环绕。一般的歌手不可以在现场唱出立体环绕, 但是编辑录音混合腔体有很突出的鼓点节奏 。不过并没有加强环绕完全面。过强的立体环绕会导致主音区变异。简单的说,就象我们的MP3耳机。收音耳有两个,基本左边的是控制音律,右边的控制节奏,双方配合下产生立体环绕。所以声音质感很好,美声从中听来更象是从颅腔直接飘下来的声音一样天籁。虽然是配乐,更加严肃的来说可能是属于和声,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美声非常的委婉与流畅,先是用不换气爬音阶的方法反复爬两个音节。

二) 节拍
歌曲从开头就是4/4拍子,一四分音符作为一个拍子单位。每小节有四拍。第一章节前奏序曲时的美声配合拍子“弱,次弱,强加拖拍”让歌曲的开头便引人入胜。后面也多次沿用到了这种方法,在每四个小结结尾处都运用到了末拍子延长。同样运用到反复的手法然后再接到高音,节奏也有微小的改变。整首歌的节奏比较重,却又给演唱者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有些散板,也就是散拍子。这种拍子在歌剧中经常会用到。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强弱循环关系,可以随着乐曲内容,感情的需要比较自由的处理节奏。

但是这首歌明明就有很种的拍子节奏和拍点,为什么却说它“没有固定的强弱循环关系”呢?歌曲的演唱和乐曲的演奏不同,它虽然需要找寻拍点,却不需要根据拍点来找寻强弱规律。歌曲选择在每小段八个小节,也就是两个小章里面运用美声搭配。搭配美声的第一小节的第一拍是空拍,让音乐本身更有韵律可寻。在高潮部分每小章的最后一个音听似混乱,然后又马上转会原来的主节奏。这是摇滚乐中常用的形式,却也给人带来冲击与享受。其中类似于金属撞击的声音每隔一个八分音符出现一次,也就是一拍一次,一小节四次。如果要用一种形象的方式对于一首歌来做诠释,那么节奏就是筐架,乐曲就是瓦片,演唱就是灵魂,歌词就是点缀。

在歌曲末尾的一个小节的尾音, 有歌曲最激烈与强烈的节奏拍子,然后倏然停顿,有余音饶粱之感。到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关于这句美声和USHER《BLACK BLACK HEART》中美声的关系。基本上来说美声部分前面的小节都是一样的,但是问题就在后面的曲调高音,可以听出来《BLACK BLACK HEART》中的美声换了三次气,也就间接的把节奏分成了三段,前两段是辅助音程,并且是重复音段。都是降音程,中间有一个休止符。而到第三段则到了高音区并且直接爬音阶,基调都是“MI”。却一个是降到“RE”一个升到“FA”。


《天鹅》的美声伴奏则是一气呵成,中间有换气一次,但是两段旋律却相同,从节拍就可以轻易的看出来《天鹅》的美声中第一音有三拍,第二与第三音都是八分音符。而《BLACK BLACK HEART》第一音也是三拍,但是后面的第二与第三音却都是十六分音符,第四音是八分音符。并且《天鹅》的美声是AA段落试,《BLACK BLACK HEART》是AAB段落试。两者明显不同。虽有借鉴,但是完全不能说是抄袭。欲加之罪,和患无词

(三) 演唱
写到这里,忽然有些晦涩,应该如何提笔,是象往常一样把她的声音整体来解剖还是如何?这首歌是不适合解剖的,不是它自身没有深究的价值,而是歌曲本身不应当去分析,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华丽却不可依傍的背景。

不是唯心主义者,我不需要看她在荒废的二十三楼冰冷地板上盘旋,亦不需要聆听她在对角巷左边寂寞的歌唱。如果有人说这首歌鬼魅与妖娆,那么完全归功与歌曲与伴奏以及配乐,无关乎周笔畅任何事情。她的声音依然是温暖与缠绵,如同大提琴一样纠缠的声线与质感。

有人或许会说这首歌周笔畅的声音在高潮部分非常的不柔软,鼻音很重。但是她却在每小段的尾音在“鼻音”之中用到了颤音,那种微颤的声音,富有颗粒性的质感,周笔畅在整首歌中,除了保持自己原有的声音特质以外,还运用到了很轻微的美声唱法。在前面第一章音的时候,发声腔明显有“O”的感觉,也就是她的吐字多少用到了美声的方法,当然“遥望蓝天”这一句似乎有些瑕疵,这是一句过度段,也就是从这一段就开始进入高潮阶段,尤其是蓝天中的“天”字的词有些做作,这四个字自身太过与拘谨,但是却没有对整体产生多大的影响。

到主音章的时候,一小节一次的换气,对于4/4拍子节奏来说,很讲究歌手的气息。其中“翅膀下的风”一个“风”字就有延续四拍。到了重复的段落“曾经我轻轻的呼喊 感到寒冷渴望羽毛 还是你用力托起我 触摸繁星”吐字和A段明显的有区别。

但是我觉得这首歌最出彩的地方是在结束章由周笔畅自己演唱的和声伴奏乐。如果要把歌曲结构做一个定义的话美声前伴奏入音就相当于“奏鸣曲”也是Exposition,“示部分”就是有时前面有一个慢的引序乐段。歌曲“如果没有你的呼唤 翅膀依然无法张开 还会有多少个清晨 遥望蓝天 ”相当于“快板”到“我”“是你的天鹅,你是我的英雄,我翅膀下的风,等待你的呼唤,岸在哪一边,想落在你的肩”则相当于“变奏曲”,然后一个反复用来加强,都相当于Development部分,也就是歌曲中心高潮章节。到最后结尾章无人声演唱的美声伴奏也就相当于Recapitulation“现示部分”亦是终乐章。也就是有着某种的变化,后面附一结尾乐段。当然,这种比喻似乎是有些牵强甚至有写荒唐,似乎是强迫整首曲子的性质和概念往交响乐方面靠拢,但是音乐的形式感固然重要,感觉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乐者用放大镜来观看生命,聆听者则要平面镜折射反射歌曲的光彩亦是本质。

如此长篇大论之,喋喋不休的语言,没有任何根源,为大而无当的时代当背景而已。没有人愿意清醒的看待意见事物,如此多的自省,也只是让自己陷入更加惶悚切茫然的境界,或者是孤立无援且无可自拔。

音乐不需要任何的膜拜和顶礼,就算你喜欢某人,偏爱某人,但是究竟看到的本质也是一个茫昧的灵魂,你可以直视她的端倪与混沌,但是是或否都是自己的决定。
对于音乐来说,解剖是一种可悲又可耻的行为,用此来证明或者反击一些什么东西,违背了音乐的初衷,但是乐者又究竟有多少人懂呢?有人说“写作,将会是世间始终最为孤独的一项工作。”那么乐者便是孤独却不自知的灵魂。我无法不将音乐与文字联系到一起。她们都是离开至嚣尘上的世界,产生的一个独立境界,这样的人,从微弱的光线中寻找光明,从狭窄的罅隙中体会生命之根源。

所谓的商业味的是与否,也就是偏离音乐本质的多与少,但是“回归”。这个字眼如此严肃和沉重,根本就是遥遥无期的希冀。即使是周笔畅,也无法完全回归音乐的本质。

关于艺术,这是一个如此沉重的话题,没有起点,也无所谓终点,只要有生命所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艺术的存在,它是抽象的感情与具象的世界中完美的融合。这是一个点,也是一条线,更是一个面,有间接反映出如此多不同的面。所以便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它如此清醒却迷茫的穿梭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会有涅磐的那一天。关于一些时代,一些人物,一些往事与怅惘。


音乐的魅力在于用旋律和节奏。


1:音(Tone)   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20-20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音色(Tone-color)   指音的感觉特性。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鸣(Resonance)   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产生了共鸣。 

 4:基音(Fundamental tone)    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基音决定音高。  

5:泛音(Harmonic overtone)   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是泛音。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Pitch)   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音名(Pitch name)   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被广泛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唱名(Syllable names)   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9:音域(Compass)   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10:调性(Tonality)   调性指调式类别与主音高度。在乐曲中,主音是旋律、和声的核心,其它音与之发生从属关系最后中止在主音上。这样的乐曲就是有调性的乐曲。  

11:音阶(Scale)   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来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12: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   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re、mi、sol、la、(do)。  

13:大调(Maj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其相邻二音的间距分全音与半音两种。其音阶除第三、四两音间与第七、八两音间为半音外,其余均为全音。大调的色彩较为明朗。

14:小调(Min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有"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现代小音阶"四形式。小调的色彩一般较大调黯淡,常用来表达悲哀、忧郁的情绪。自然小调(小音阶)的二三两音间与五六两音间为半音。  

15:纯律(Just intonation)   与十二平均律不同。音阶中各音与主音的关系均为纯音程。由于这样形成的半音无法分平均,所以不能随便转调,现已被历史所淘汰。  

16:主音(Key-note)   调式音阶里的第一音。十二平均律(Temperament)音律的一种。把一个八度音均分为十二个半音,半音的音程都是相等的。钢琴、竖琴等乐器均按此律定弦。 

17:半音、全音(Semi tone、Whole tone)   将一个八度音分成十二等份,每一份为半音,两个半音相当于全音。半音相当于小二度,全音相当于大二度。  

18: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Consonant,Dissonance)   根据协和的程度可分为完全协和音程(纯1、4、5、8度)和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3、6度)。除此之外都是不协和音程  

19:音程(Interval)   指两音之间的距离。计算音程的单位称"度",两个音之间包括几个音节就称几度。度数相同的音程又因为其所含半音和全音的数目不同而有纯、大、小、增、减等区别。  

20:十二音体系 (tweleve-tone system, tweleve-note system)   现代派作曲手法之一。由奥地利作曲家勋柏格于1921年创立。作曲家放弃传统的调式、调性与和声体制,将半音音阶中的十二个音任意排成一年音列,然后以倒置、逆行等技法加以处理,除非所有的音都出现过,否则任何一个音不得重复。  

21:五声音阶 (prentatonic scale)   八度内有五音,谓之"五声音阶"。  

22:七声音阶 (diationic scale)   八度内有七音,就称为"七音音阶"。  

23:力度 (dynamics)   力度指演奏、演唱乐曲时音响的强度。以力度记号表示,如f(强)、p(弱)、<(渐强)、>(渐弱)等。  

26: 不定音高 (inderterminate pitch)   乐曲中所采用的没有明确音高的声音叫不定音高。实为噪声,原不属于乐章范围。现代派作曲家常用之,如锯木声、折纸张声、打字声、扫地声、敲击声、嘘声、呼啸声等等。  

27:不对称节奏 (asymmetric rhythm)   又称"复节奏"(polyrhythm)。在同一乐句或小节中,各声部的节奏不相一致;或在同一小节中,组成各节拍的时值不相一致。广义言之,复调音乐都属于奇异节奏。现代派作曲家所用的奇异节奏,是一种高度复杂化的节奏。  

28:切分音 (synopation)   变换小节中强弱拍位置的一种节奏。其形成的格式如下:    (1)、弱拍音延续到强拍位置;    (2)、休止强拍位置;    (3)、弱拍音改为强拍。  

29:无调性 (atonality)   指乐曲的构成没有一定的调性基础。 

34:平行五度 (parallel fifths)   乐曲的两个声部隔开纯五度作平行进行。十五世纪以来,在对位与和声上都规定应避免平行五度之出现。  

35:平行减七弦 (parallel diminished seventh)   和弦进行的方式之一。减七和弦由四个音连续小三度叠置而成,其特点是无明确的倾向性。减七和弦连续出现而不加解决,就是"平行减七和弦"。  

37:节奏 (rhythm)   构成乐曲的基本因素有乐音的高度、乐章的时值(包括休止)、乐音的强弱三种。表现于时值与强弱方面的,即乐音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称为节奏。  

38:节拍   乐曲中周期性出现的节奏序列。  

42:主调音 (tonic keynote)   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  

43:主调音乐(homophony)   复调音乐及单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以一个声部作旋律(曲调)进行,其余声部居于和声衬托的地位。  

45:半音音阶 (chromatic scale)   相邻二音的间距为"半音",谓之"半音音阶"。  

50:全音音阶 (whole-tone sacale)   相邻二音的间距皆为全音,谓之"全音音阶"。  

53:华彩段(cadenza)   插于乐曲尾处的辉煌的即兴演奏段落。由独奏者即兴展示其演奏技巧。作曲家与演奏家常为他人的作品写定华彩段。  

55:声部(part,voice)   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乐曲中同时进行的各旋律线。如弦乐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混声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  

57:转调(modulation)   乐曲在进行中变换调性。转调是重要的作曲手法之一。简单的转调常在近关系之间相转。  

58:拍子(beat)   小节的单位时值。小节的拍子结构以拍子记号(time signayure)表示。

62:和声(harmony)   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续法则、和弦在乐曲上功能属性、和声学是作曲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63:和弦(chord)   和声的结构单位。在自然音阶的和声体系中,和弦由音阶上各音连续三度叠置而成。三音叠置,即成三和弦,由C、E、G三音组成;其属七和弦,由G、B、D、F四音组成。  

65:变和弦(altered chord,Chromaytic chord)   和弦的组成音中有不属于同调性的音出现,谓之变和弦。变和弦常作为转调的准备。  

66:〖单调音乐〗(monophony)   单旋律的音乐。复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即不附带任何对位声部、衬托句及伴奏等,只有一条单纯的旋律线。古代音乐及大多数民歌,都是单调音乐。  

69:复调音乐(polyphony)   单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由两个以上各自独立而又根据和声法则同时进行的声部组成的音乐。其性质与"对位音乐"(counterpoint)基本相同。  

70:复对位(compound counterpoint)   凡对位音乐的各声部可以高低易位者,统称为复对位。复对位按声部数量可分为二重对位、三重对位、四重对位等。  

71:音域(compass)   人声或乐器发声的音调广度,常以其高低两极音表示之。各种音域,其各局部的音质不相同,这种局部,称为音区(register),在人声则称为声区。  

72:音程(intreval)   两乐音之间的音高差距。通常以自然音阶两音之间的音级数(包括边缘两极)作为音程的量度。  

73:音高(pitch)   乐音在音阶上的绝对高度。如C音、D音等。在物理上,音高决定于发音体的振动频率,在心理感觉上,音高之决定还稍受音的响度的影响。  

74:音调(idiom)   某一时代、民族、地区、流派、作曲家特有的音乐风格。如言某民族或某的民歌音调。  

75:音阶(scale)   音乐上所用的音,根据一定规律,在八度内按高低次序排列之,即成音阶。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皆有其独特的音阶。  

78:美声唱法(bel canto)   声乐表演风格之一。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演唱者追求音质的优美、自然与歌唱表演的华丽、辉煌,而忽视词意和感情等的表达。以运用美声唱法著称的作曲家有贝里尼、多尼采蒂、多尼采蒂罗西尼等人。他们所作的歌剧常称为"美声歌剧"。  

80:配器(orchestration)   作曲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器乐合奏曲中各种乐器的配合。其内容要点为各类乐器性能、各类乐器的音色对比与配合效果、乐曲原音响统一效果。配器除用于初始写作之外,亦常用于现成乐曲配器,如将钢琴曲、重奏曲等,改编为管弦乐曲。  

81:调式(mode)   据以构成乐曲的基础音列。其中一音为中心音,其余各音与该中心音具有依存关系。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以主调音的音高表示调式,谓之"调性"。乐曲之构成而无一定的调性基础者,谓之"无调性";同时以两种调性为基础者,谓之"多重调性"。  

83:旋律(melody)   不同高低与不同时值的音前后相连,即成旋律。旋律的要素一为音高,二为节奏。较原始的音乐公有旋律,甚至仅有节奏。现代音乐也有只求和声与配器等的新奇效果而忽略旋律的。  

94: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是:   (1).曲调旋律、节奏、拍子、速度;   (2).调、和声;   (3).力度;  

95:音乐的分类   (一)音乐按声部和声部状况可分为:单声部音乐、.复调音乐、主调音乐。  

96:音乐的分类   (二)音乐按照性质分可分为:纯音乐、标题音乐、轻音乐、爵士音乐。 

97:乐音体系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98:调号   变化记号若使用在整首曲子中,使这首曲子中的每逢指定的音都要升或降,那这时候这个变化记号就被称之为调号。  

99:节拍   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100:旋律   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Powered by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