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厦门吉他网首页 ->吉他名曲赏析 访问次数:8670702 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 欢迎光临厦门吉他网! 厦门吉他培训中心(Amoy Guitar Training Center)是您厦门学习吉他的第一选择!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立即注册
 
浅析挂留和弦的构成原理与应用
吉他的音色问题
吉他习琴者常见的几个问题及成
西班牙学派的右手触弦点
中央音乐学院杨鸣:10岁到1
古典吉他自然扫弦法的音色练习
更多>>
巴赫《恰空》chaconne
《樱花主题变奏曲》解析
《加州旅馆》翻译与分析
《维拉罗勃斯第二首音乐会练习
索尔《月光》的演奏分析
玛拉兹的《西班牙小夜曲》解析
 更多>>
  ||------吉他名曲赏析------||
巴赫《恰空》chaconne
作者:Sqwjguo;木子吉他  文章来源:宿州木子吉他等  添加时间:2011-4-3  点击次数:11914

巴赫《恰空》chaconne


恰空(chaconne,法;ciaccona,意)一译夏空。盛行于17世纪的风格庄重的三拍子舞曲,也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即在固定的主题或一连串固定的和声进行之上作多次变奏。


音乐功底的试金石——巴赫的《恰空》

网友:Sqwjguo


巴赫的《恰空》,是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第二首》的第五乐章。该曲作曲技法高超,主题优美,气势宏大,变奏手法新颖,奥秘无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是巴赫作品中极其出名的一首,被称为杰作中的杰作。后由塞戈维亚等吉他大师改编成古典吉他独奏曲。

该曲是d小调、3/4拍、中板。一开始是庄严的主题,这里五度音程的跳进,使乐曲产生了奋发向上的情绪。随后,用不同的手法将主题作三十二次变奏。这些变奏除和声功能不变外,织体、曲调、节奏等都有变化。由于调性转移的关系,全曲可分为三个部分。主题至第十五变奏是 d小调,到第十五变奏时掀起一个小高潮,形成第一部分。从第十六变奏起,乐曲转成 D大调。情绪顿时明朗起来。这种调性,一直延续到第二十四变奏,形成乐曲的第二部分。它与乐曲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在色彩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第二十五变奏开始,又转回到 d小调。和第一部分差不多,沉思冥想的意境转浓。最后,主题再现,形成前后呼应的效果,全曲在庄严的气氛中结束。

巴赫的《恰空》,就技巧而言并不很难,仅各种快速的琶音组合而已,难的是对作品的感觉、理解和把握上。有很多所谓的吉他高手是靠六线谱练出来的,他们有些人的技术相当不错,但他们很少进行音乐素养方面的学习,他们弹琴时的音乐感觉几乎为零,听他们弹琴就好像听MIDI音乐一样。有很多很有天赋的人就这样给毁掉了。加强音乐素养的学习,是我国吉他界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没有深厚音乐功底的人,根本不可能弹好《恰空》这类有着深度思维与丰富情感的音乐作品。

有关《恰空》的评论选录如下:

吉他大师福田进一说:“恰空就像人的一生,开头是啼哭,然后人生坎坷,戏剧变化,喜悦,欢愉,胜利——转调之后 衰老,悲伤.....。”

1952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赫研究专家施威策尔曾说:“巴赫用一个简单的主题呼唤出一个世界!”

关于《恰空》乐曲的内容,德国音乐史学家斯匹塔曾作如下的描述:“音乐的洪流从难以觉察的来源支配宏伟奔涌而来,显示出作者对小提琴技巧有最深切的了解,同时具备支配宏伟想象的绝对能力,这是任何艺术家难与比拟的。我们从严肃宏伟的开端经过痛苦不安的第二主题,过渡到一连串鬼怪般的32分音符上下奔驰,阴险地笼罩着的第三主题。那一阵阵颤抖的琶音,缓缓移动,象一道云幕飘悬在阴郁的山谷上。忽然一阵阵狂风袭来,将它团成一个巨球,向森林猛力摔去。树木呻吟摇动,树叶到处飞扬。由此我们进入美丽庄严的D大调。傍晚的阳光照耀山谷,金色的光彩在大气中荡漾,溪水变成流金,倒映着穹宇,庄严夺目的霞光直冲云霄。这位大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用乐器去表现不可思议的情景。到 D大调这一大段落将要结束的时候,音乐变得象管风琴,有时候我们有仿佛听到许多小提琴在一起歌唱。从第25变奏开始的第三部分返回 D小调,它犹如是主要段落浓缩后的再现。最后完整地再现主题的原型,在庄严的气氛中结束。”

1991年全国吉他比赛期间,马志敏曾对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吉他系的迪.亚当进行过采访,现将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马 志敏;你们音乐学院,吉他专业要学几年?
迪.亚当;学习5年。
马 志敏;考入音乐学院前,要具备怎样的吉他水平呢?
迪.亚当;一般学习10年左右就能去考试了,不过各人的进度不同,也有仅学7、     8年就考进了。
马 志敏;你认为吉他中什么是最难掌握的?
迪.亚当;巴赫,巴赫的作品是最难的,巴赫有一首作品不知你们怎么讲,我们叫《恰空》。在大学的这5年中也不教。我们吉他系有2首乐曲是不教的《罗曼史》与《恰空》。前一首太简单,后一首太难。我现在也不敢弹《恰空》。在技术上我没有问题,可以很轻松的全部弹完,可是要表达出《恰空》的思想太难了,我老师给我弹过《恰空》,弹完后说;“弹不好。”

 

巴赫《恰空》分析

(转载自)宿州木子吉他

一、概述:

1、起源:恰空是一种起源于墨西哥,17世纪流行于西班牙的民间舞蹈,恰空本来是用乐器演奏和声和节奏,由歌手伴唱,舞者随着节奏跳固定的舞步的一种舞曲。器乐曲就是按照固定和声的方法,形成的固定和声变奏曲。因此,恰空舞曲就是一种“固定和声”变奏曲。

2、简介:巴赫的这首恰空舞曲是他的音乐作品六首无伴奏奏鸣曲及帕蒂塔(BWV1001—1006)中第四首的第五曲。六首无伴奏奏鸣曲及帕蒂塔作品包括三首奏鸣曲和三首帕蒂塔(即由各种舞曲组成的组曲),一首奏鸣曲后紧接一首帕蒂塔。巴赫以他那无与伦比的作曲技巧,试图在小提琴上再现管风琴的宏伟效果,构建了一座伟大的巴洛克建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赫研究专家、德国音乐学家施威策尔说:“巴赫用一个简单的主题,呼唤出了整个世界。吉他改编版本较早由塞戈维亚改编后已成了古典吉他的保留曲目。

 

二、具体分析如下:

1、曲式结构:固定和声复调变奏曲,由8小节的主题、28个变奏及主题的再现组成。d小调,3/4拍子,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题至第十五变奏: 乐章一开始是八小节的主题,威严而堂皇壮丽,要奏出有如管风琴的效果。八小节主题性格悲壮,含有悲伤的色彩;d小调的十五个变奏,是全曲的主要段落。

第二部分——第十六变奏至第二十三变奏:在第十六变奏之前一直是d小调,而此变奏进入明朗的D大调,其温暖的旋律像早晨的太阳一样直射人们的心灵。 转入D大调的八个变奏,情绪渐渐明朗,带给人的是清新的格调。

第三部分——第二十四变奏至主题再现: 从第二十四变奏开始,音乐又转归为宁静的d小调,乐章的最后部分几乎以原型再现,从而赋予乐曲以安定和统一。 再度回到D小调的变奏,带着主题的淡淡忧伤,憧憬着未来。

本曲若干个具有相似节奏型的变奏联合成组,可作为一个大的变奏来处理,随着音符的密集、节奏的加快,音乐的表现力度可随之加强。第三部份D小调对第一部份的浓缩后的再现,把所有变奏统一成了一个整体,使该曲具有了三部曲式的特点。


2、(1)主题:具有萨拉班德风格的和声性的主题是共8小节的和弦序进,从第二拍起奏,4小节一句,后一句是前句的重复。前句的前半句计四个和弦,第一个和弦作为主和弦,作曲家要想告诉听众,这个乐曲是D小调的,表达了作者一种忧伤的情绪,同时,连接的几个和弦都要同时演奏,不要弹成分解和弦。第二个和弦是一个建立在二级音上的减小七和弦,有一种内在的运动冲动——它是不稳定的,具有一种倾向于某个稳定和弦的特性。巴赫并没有马上解决这个和弦,而是接着写出了第三个和弦,而这个不稳定的V65,比起前一个和弦具有更强的不稳定性,以及更富有动力,这个和弦,巴赫终于“解决”了它,因此,建立的V级音上的属七和弦终于回归到主和弦。这四个和弦的排列具有内在而合理的逻辑:稳定、较不稳定、很不稳定、回到稳定。第一句的后半句的和声是,六级(主的替代)—四级—属七—主,即主、下属、属七、主的复式正格终止,因此前句由两个相似和声语汇构成。 后句是对前句的重复,只是在终止时四级和弦被二级六和弦替代,下属到属的进行更加自然。主题采用柱立式织体,和弦应该演奏得缓慢、整齐,注意各声部的平衡,但要对几个流动的16分音符稍稍给予强调。

 

(2) 展开变奏:

A:变奏1、2。变奏1基本保持了主题的和声进行,只是在终止时增加了终止的主四六和弦,丰富了和声语汇。在和声的进行中,流动的中声部开始了歌唱。变奏2把歌唱性的声部移到了高声部,但和声进行比前面有了更多的变化,出现了属到下属的连接及升高三音(即多利亚6度)的下属和弦,小3和弦变为大3和弦,突出了和声的色彩变化。演奏这两段变奏时要有整体的安排:变奏1可以在音孔中部演奏,以模仿管风琴的音响,力度为f;变奏2就像变奏1的回声一样,可以在靠近琴码处用不靠弦演奏,力度为p,以与变奏1形成对比。


B:变奏3、4、5、6。这几个变奏用相似的音型写成。变奏3:上声部的歌唱优美动人,前半部分的和声保持了主题的和声骨架,但后半部分出现了降二级音(即弗里几亚2度)及那波勒斯6和弦,减3和弦变成了大3和弦,变化了和声色彩。变奏4:前半部分出现6级、5级、4级、3级再到属七、主的进行,6、5、4、3的连接可以理解为和声的2度连续下行,应该突出低音从f到p的进行。后半部分是分解和弦式进行,和声出现属到下属的进行,在注意声部平衡的同时,要把隐伏声部连接起来。变奏5:由音阶和分解和弦式进行构成,同样要把分解和弦中的隐伏声部连接起来。和声出现了属到下属的进行及那波勒斯6和弦,减3和弦变成了大3和弦,变化了和声色彩。变奏6:与变奏5相似,由音阶和分解和弦式进行构成,要把分解和弦中的隐伏声部连接起来。和声保持了主题的和声骨架,但阻碍进行的出现,丰富了和声语汇。


C:变奏7、8、9、10。这是充满动力的几段变奏。变奏7:在富于活力的节奏中,上下声部形成对位式复调,演奏中要注意上下声部的呼应。变奏8:音阶用32分音符上下窜动,像连绵起伏的群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演奏力度可以随音符的起伏而变化。变奏9:前半部分与变奏8相似,音阶用32分音符上下窜动,只不过有部分在节奏的顶点变成16分音符形成对比;后半部分变成了16分音符的分解和弦进行,要注意声部的平衡和隐伏声部的连接,演奏力度可以随音符的起伏而变化。变奏10:前半部分主要是16分音符的音阶下行模进,和声出现了属到下属的进行及升高3音的下属和弦,增添了和声的色彩,下半部分音符变成了32分音符,节奏逐渐密集,形成了全曲的第一个高潮。演奏力度可以随音符的起伏而变化。


D:变奏11、12、13、14、15。变奏11、12、13、14是具有相同音型的四段变奏。变奏11:前半部分在对位式复调的进行中,上下两个声部均下行,是主要的流动声部,但同时也要注意强调中声部中几个活跃的音符。和声的进行要注意替代四级和弦的二级和弦,减3代替了小3,增加了不安、紧张的情绪。后半部分的各个声部呈波浪形运动,在注意声部平衡的同时可稍稍强调下声部的运动,演奏可随之变化。变奏12:前半部分的一开始,要突出上声部的连接,紧接着要适度强调下中两个声部的运动。后半部分上声部从渐强再到渐弱,快结束处的上声部加厚,为下一变奏积聚了力量。变奏13:前半部分的上声部的起伏较大,厚度也有所加强。后半部分的和声运动加剧,同主音的主大3和弦代替了原主和弦,出现了向上方4度的离调。变奏14:该变奏的同主音的主大3和弦频频代替原主和弦,以及降2级音和多利亚六度的出现,使和声运动更加激烈,预示又一个高潮就要来临。变奏15:这是本曲的第二个高潮。该变奏的前半部分是连续的32分音符后紧接着需要强调的低音2度下行后接上行­­­­—d-c-降b-a-g-a-e-f,后半部分在达到高潮后慢慢恢复平静,为进入D大调做好了准备。


E:变奏16、17、18、19、20、21、22、23,是本曲的第二部分。变奏16:变奏从此进入D大调。由于和弦性质的变化,该变奏和全曲的主题相比在色彩上形成了对比,一扫悲伤的情绪,温暖的感觉油然而升。变奏17:前半部分声部的流动主要在上声部进行,因此在保持声部平衡的同时要强调上声部的连接,后半部分的声部对位要突出上下声部的呼应。变奏18:16分音符在上下声部中频频穿梭,注意隐伏声部的表达。变奏19:仍然是16分音符的进行,重复的属音镶嵌在分解和弦中上下飞奔,演奏中要注意上下声部的对比。变奏20:还是16分音符的进行,但先是属音,后是主音固执地在下声部重复,与上声部形成强烈对比,似号角、似鼓声,音乐达到了又一次高潮。变奏21:这一变奏用对比式复调写成,同样要注意上下声部的呼应。变奏22:与主题的节奏相似,但由于调式的不同,该段的变奏却充满了力量,与小调部分形成了既对比又统一的关系。变奏23:该段既是第二部分的结束,又预示着第三部分就要到来。用32分音符写成,各个声部形成了良好的对位关系,演奏的力度根据和声与声部的运动进行变化。


F:变奏24、25、26、27、28、主题再现,音乐又回到d小调,是本曲的第三部分。变奏24:16分音符与8分音符交替进行,要把主要声部从音符的流动中体现出来。变奏25:要把包裹在16分音符中的隐伏声部连接起来,同时与低声部形成对位。变奏26:密集的音符在上下声部中不停运动,在不稳定的进行中引出了下个段落。变奏27:该变奏为16分音符的音型,上声部为属持续音,要把下声部连接起来,力度随着和声的变化做出起伏,在后半部分下声部的织体加厚,预示最后的高潮就要到来。变奏28:这是全曲的最后一次高潮,用3连音写成。前半部分为上行的分解式3连音的上下窜动,后半部分为用3连音写成的音阶下行接上行的波动,演奏力度应根据和声张力及音型的起伏而变化。主题的回归:在前一段音符的激烈运动后终于迎来了主题的再现和回归。前句和主题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刚刚经历高潮,演奏力度和主题相比应强些,后句的情绪慢慢安定下来,但为了结束全曲,和声的节奏加密,终止后又添加了2小节补充终止,最后在动人的颤音和主和弦中恋恋不舍地结束全曲。


对巴赫的《恰空》暂时就分析到这儿。我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分享更多老师对该作品的研究成果,不知能否梦想成真。其实用文字很难把这部作品分析清楚,因此我希望和朋友们能通过其他方式进一步交流!

 

 

恰空之所以被看做巴赫的代表作之一,原因是多方面的:

作者 李巴赫(吉他中国网友)

1)虽然是为4弦的小提琴而作,但是音乐内容丰富,声部对应变奏很多,不愧为大做,形象化的比喻是巍峨高耸的教堂,乐曲的起伏,呼吸感十分显著;高潮很多,好象教堂顶部很多的尖耸,华丽而丰富. 记不清是哪位音乐家说,巴赫在4根小提琴弦上拉出了整个世界.
2)乐思滔滔不绝,华彩进行的十分自如,优雅高尚富有宗教般的神圣气氛又很人性化.
3)演奏技巧,难度大,对小提琴来说难度大,(对吉他来说其实也不大了,)但是巴赫的东西艰难则是公认.

还可以举出很多特点,如对比,装饰音,等等,就不再细说了

如果你要练习恰空,需要攻克的难关有: 快速音阶至少220以上,快速的琶音也要上110~120左右,右手的控制很重要,乐曲的连贯性,上下声部度都要做好,是不容易的,还要弹的前后照应,各个起伏有所对比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软件下载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管理登录  
版权所有2024厦门吉他网(www.xiamenjita.com).中国 .厦门.
Copyright ©www.xiamenji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ljw@jmu.edu.cn QQ:892368450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21102000084
闽ICP备08003578号-1